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 最新动态 > 追随张全亮老师学拳记 ——“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十三期名家讲堂 张全亮班” 学习感悟

最新动态

追随张全亮老师学拳记 ——“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十三期名家讲堂 张全亮班” 学习感悟

关键词:

鸣生亮

2018-11-25

 追随张全亮老师学拳记

 ——“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十三期名家讲堂  张全亮班” 学习感悟

文 / 杜永哲


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十三期名家讲堂的培训眨眼结束了,但是与张全亮老师学习吴式太极拳的分分秒秒依然清晰地留在记忆之中。孔圣人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这个培训班中是真实体现了出来。每天早晨六点,大家不约而同到达教室晨练,直至深夜,习练不辍。大家都极为珍惜这次培训机会,认真练习每一个基本拳架动作。张全亮老师不顾将近八十高龄予以亲传指导,一个一个势子纠正规范,为传扬国术的拳拳之情令我辈弟子敬仰。

张全亮老师学高功深,对太极功夫和文化有很深遂的理解与感悟。张全亮老师常说太极用意不用力,稍一用力就落入旁门,就不是太极拳。我曾向张全亮老师请教太极功夫中的用意不用力应该于何种情况下体现。老师回答说:“任何情况下,均为用意不用力。”我说:“是否练习太极拳时不用力,实际推手或技击时用力呢?”老师说:“我刚才举的例子你没有听懂。一个拳击手,力量再大,拳击水平再高,从高空坠落时,一个拳法也发不出来。一个歌唱家,平时歌唱水平很高,从高空坠落时,你让他唱支歌试试?太极拳练习的就是这样一种空松劲,要让对方摸不到你的劲力。要先把自己练空了,再带动对方也空了。不给对方当支撑点,也不将对方作为支撑点。要让对方如同入云雾之中,如高空坠物发不出力量来。如此方是太极拳。”为了加强学生理解消化,张全亮老师又亲自试手,一一示范,让每一名学员亲身体验太极劲力。

张全亮老师又常说,太极拳是解扣的拳,平时这样练拳,生活中遇到人和事,也要这样做。不丢不顶,随圆就方。向上要如气蒸腾,向下要如水洇沙。不能顶着来,要自然而然。如同请客吃饭一样,请进来,送出去,客客气气。要注意出圈容易进圈难,千变万化一圈含。

张全亮老师说:“太极八法中分为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其中掤劲为基本劲,整个练拳过程中都要保持饱满的掤劲,要求全身上下无一处不饱满。”掤劲可以变化出其他各种劲,没有掤劲,其他劲都无法体现使用。掤劲一上身,其他诸劲自然水到渠成。

在打法上,张全亮老师主张不接手打法。初次接触,对方的功力以及习惯技法均不了解,贸然接手,易被人制。技击时要有水的特性和意识,无孔不入,见缝就钻。对方一手击来,身上就会存在空的地方,闪身直接攻击对方一拳以外的空隙处即可。张全亮老师说,推手和技击实战要常常练习。对手的高矮胖瘦、力量大小直接影响到推手和技击实战的发挥水平。只能和体重相当、力量相当的对手较量,难以提高太极技艺。对方的身高体重明显高于自己时,不能产生畏惧心理。要用太极的道理罩住对方,在神意上多下功夫。要练到骨如轴,肉如水,皮如油,方可运用自如。

培训班中有学员问我说,是否你们弟子有专门封闭的更深一层的内部培训?我说鸣生亮武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老师是真心教你,还担心你学不会呢?哪里会有保留。就怕不认真练习,没毅力,没恒心,理论和体用两层皮,功夫难以上身,学不到太极拳的精髓妙处。该学员听后情绪高涨,学习兴趣大增。

最后,以吴式太极拳六个不变原则共勉:“三融四坠腹内松,公转自转气腾然。单腿负重川轨步,按窍运身水洇沙。内导外随神领形,以腰使手走螺旋。”

弟子杜永哲谨记

20181124日星期六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活动内容更多
联系我们更多
QQ:1364960387
微信:兔兔侠
邮箱:zhang_xy3188@sina.com
客服中心
鸣生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