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 最新动态 > 缅怀恩师王培生逝世十周年——恩师箴言撮要(陈惠良)

最新动态

缅怀恩师王培生逝世十周年——恩师箴言撮要(陈惠良)

关键词:

王培生 吴式 太极拳

2014-09-01

       恩师王培生离开我们转眼已十年了!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时刻萦回脑际!特别是,当我翻阅老师的专著、观看老师的教学录像,温故知新,就更加深了对老师及其传承的认识和思念!

陈惠良夫妇与恩师王培生先生的合影:

    二十世纪末,恩师上大课开场白,经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和大家结缘来了”。细想起来,世间人们相互交往、结成某种关系,确实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冥冥之中,似乎都有某种因素在起作用,兴许这就是恩师所说的一种缘分吧!此生,我接触过好些位武术名家前辈,不能不说这都是一种幸运和缘分。就说学练太极拳吧,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我虽然不是吴式太极拳协会的成员,但我曾有幸跟杨禹霆、马岳梁前辈有过接触和请益,并跟徐致一、吴图南、刘晚苍、王培生等名家前辈们学习过,其中时间最长、缘分最深的要数吴图南老师和恩师王培生了!

       记得五十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军委总政文工团工作,机缘巧合,由于总政排演场濒临积水潭小山,那里有一个汇通武术社,社长高瑞周是李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排演之余我常常到山上去玩。在观赏中,看到高老师个头不高人很精干,打起拳来虽不像一般武术那么快捷刚猛,但内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韧劲,很是吸引人。特别是在与人推手时,那些年轻体壮的人,不但推不上他,而且看他也不怎么费力,就能顺势将对手扔出去好远,动作非常潇洒。因此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了“汇通武术社”习武者的行列。那一阵,闲谈中,常听高老师的弟子白玉玺、张旭初、马金龙、尹朋考等异口同声以敬佩的口吻提到他们四叔(高老师的盟兄弟,行四)王培生老师,是吴式太极拳杨禹廷前辈门下太极推手五虎将之一,年轻时就独立执教,功夫如何如何,虽然心中也十分仰慕,但一直未曾见过面。直到1978年冬,我对太极拳日渐痴迷,加之高老师逝世后,正处在东奔西走,上下求索之中,听说王老师要从东北回来探亲,于是立即与拳友相约,到金奖胡同11号登门拜望,聆听教诲。尔后,直到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号角响彻云霄,王老师落实政策回到了北京。并先后在一些单位办班授拳。在跟班学习的过程中,我随后也与友人在外国语学院,筹组了十几个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学习点,请王培生老师在那里传授吴式简化三十七式太极拳、太极剑、乾坤戊己功等。接触中,愈来愈感到王老师确实是当代不可多得的名师。他武学渊博、内功深厚、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特别是为人爱憎分明、刚直不阿、崇尚武德、诲人不倦。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在极左路线猖獗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他都能本色不改,不畏权势、不随世俗,不把武术当商品,专心致志潜心于武学的研究,并辛勤奔走在工院、师院、舞院、教委、北图、人民日报社等文化单位,執着于吴式太极拳的传授和普及工作。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太极拳术,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我崇拜王老师的武艺,更敬重王老师的为人。作为一名业余太极拳的爱好者,我和老伴万世莲,都是王培生老师的入室弟子,后来我儿子陈易合(刚)也在我的授意下,拜在了王培生再传弟子王洪鄂的门下。而且那场既简单又隆重的拜师会,就是在回龙观王老师的家里举行的。那天老师很兴奋,说了很多话,他语重心长的对徒再孙说:“要想练好太极拳,首先要加强品德修养,只有做到心正才能学到东西,技艺才能上身。千万不要好斗逞强,不要老想跟人比,过去我就好比手,谁不信就马上试试。这不对,虽然这是过去的事了,但现在想起来,就希望告诉后人:‘老想跟人家比手不对,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其次,恩师还谈到:“太极拳推手是一项非常奥妙的技艺,要想学好它,不仅要刻苦锻炼,还要学会动脑筋,更要认真学理论。要多看多练多想多琢磨,才能提高悟性,提高技艺。切记:光靠傻练蛮练是不行的。我希望你们超过前人,我脸上才有光。你们的师傅洪鄂,虽是我徒孙,但他人品很好,悟性也强,一点就通,还肯下功夫,你们要好好跟他学,”接着他老人家又特地对我儿子说:“你父亲跟我学了二十多年拳,你母亲也是我的入室弟子,现在他们又把你送进门里来,为什么?!不要辜负你父母的一片苦心。你在法国学习,有机会要好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注一)

陈惠良夫妇之子陈易合与师爷王培生先的合影:

     “太极拳与其说是‘肢体的运动’,不如说是‘心意的锻炼’”。这是八十年代中,恩师接受中国日报英文版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恩师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了作为内家拳种之一的太极拳锻炼时的大要与精髓。太极拳经、论所谓 “先在心,后在身”、“意气君来骨肉臣”,说的就是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即:心、身、内、外、先、后、主、从的关系。太极先贤提示内里(心、意气)为君、为领导者;外面(姿势,动作)为臣、为被领导者。两者之间关系不能含糊,更不能颠倒,即后者听命于前者。而且内里的心意与外面的肢体动作既有主从先后之别,又是协调一致,密不可分的,显现的结果则是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完整一气。针对这种关系,恩师还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外形动作好比是年轻人,心意内气好比是老年人,年轻人是照顾老年人的,不能自顾自想怎么动就怎么动,要时时刻刻听命于老年人的支配与调遣,一点也不能掺杂自己的想法和意思。老年人要往东,他就得往东;老年人要往西,他就得往西;老年人要慢点,他就得慢点;老年人要快点,他就得快点。动作幅度的大小亦复如是”。也正因为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由内及外,内外协调一致,全凭心意用功夫。一切动作纯以心意为主、不妄用力为最重要之原则。”所以,也有人诙谐地把太极拳运动说成是“意识体操”。

        说到这,不得不提及与之相关的一件事:

       19844月下旬。“北京市武协”和”“什刹海体校”接待美国太极拳访华代表团一行16人。接待人员有北京市武协秘书长范宝云,武术家王培生,雷慕尼。畅谈最后,范宝云请王培生老师跟他们推推手。头一个上来的美国人,个子比王老师高一个头,还没有打轮呢,上来就想突然袭击,他手一到,王老师并没有挨着他,眼神朝他一看,就仰面倒地往后轱辘打滚(据王老师讲,遇上个头比自己大的,绝不能胆怯,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眼前的一切只不过是小石头块儿、小土疙瘩而已。一照面,气势就罩住他了,前人讲:“彼力方挨我皮毛,我意已入彼骨里”。没有练过内家拳的,不懂这个,也不会有感觉。那天,那个美国大个儿,他满心想着,我这一拳几百磅,剋上你不把你打晕了,也得让你趴在地上动弹不得。他哪想到从外形上看,我步子没有怎么动,手也没有怎么划拉,他居然一击不中,因使力过猛,体重失控前栽,刚想调整身姿往回站稳脚步,徒然又看到我威逼的气势和眼神,吓得倒退时脚下一绊蒜,产生仰面倒地往后轱辘打滚的结果。——陈注)。此时范宝云秘书长连忙走过来劝阻说:“王老师不要摔他们”,美国访华团团长过来却说:“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对方挨摔,实际上,是一击不中攻击扑空后,自己使力失控造成的。借用一位拳友从被攻击的一方来说:“来时欢迎,去时欢送;以其人之力还治其人之身”——良注)。后来再推,就没有放倒他们。他们一碰,就像触电似的东倒西歪站立不稳,他们觉得十分奇怪。有的第二次再试,就不敢使大劲儿了,嘘嘘呼呼的(不敢硬碰),但王老师一随,对方还是跑不了,都觉得挺有意思,直说:“凡来古得”“ 凡来古得”(註二) 。

       这个例子主要是从“用”的角度说明“太极拳与其说是‘肢体的运动’,不如说是‘心意的锻炼’的特点”。恩师说:“‘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是一种心态,九十年代中,他与徒孙鲁盛利在美国讲推手,有一次上来一个身高两米开外的黑人,黑漆漆的就见两眼和满口牙是白的,挺槮人。(恩师想到)鲁盛利经验不多,个头也不是很高,万一招架不住,更会助长对方凌人的气焰,因此必须亲自应对,一招制敌”。恩师告我:“他身高两米开外,我觉得自己四米多还比他高一头,就是‘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那种心态”。恩师说:“此人一见我的气势,开始有些犯怵,接着我往前一欺身,步随身换,身随步走,虚虚实实,迫使对方立即作出反应,他哪知道太极拳法讲究“知机造势,顺势借力”啊,结果摔得他蒙头转向,事后直说不知道怎么挨的摔”。晚年恩师曾经说过:“太极拳,身心锻炼,如其说是一种运动,不如说是一种心态。一般人不易理解,但强调心意的锻炼和心态非常重要,这样说,人们还是比较容易接受”!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台记者曾跟随恩师到舞蹈学院教学现场进行采访,观看老师根据太极拳行功要领,帮助学员一式一式纠正动作。他边讲边比划,后来有一位搞摄像的男同志,还兴致勃勃下场亲身体验。访问结束,记者曾问及:“如果(太极功夫)有十成的话,您现在练到几成啦?”王老师没有直接回答,却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他的回答既巧妙,又很实事求是。因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能人背后有能人。仅管有的媒体早就尊称他是实战武术家(后来甚至还有在赠给他的条幅上写着:“ 中华自古有武术,当今独步第一人”)。可在王老师的心目中,太极拳是道,道无止境,功夫也无止境。不但有不同的层次,而且学习时,进阶有级,顺序渐进。活到老,学到老,人死了,算是学到头了!所以在教学的最初阶段,他着重从可抓挠的地方入手,先强调外三合,即:出手根(肩找胯)、中(肘找膝)、捎(手找脚);手拿回来是捎(手找脚)、中(肘找膝)、根(肩找胯);以及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形)合。此外还反复强调“用哪不想哪”,全凭心意用功夫,在别处作功,达到“自然而动”(不是自主而动)的结果。

建国初期,恩师在北京工业学院教授吴式太极拳时,由于院方安排学时较少,吴式太极拳老架83式,全趟学下来需要很长时间,不易在短期内教完全部课程。多数学员要求在保留主要招式的前提下,加以简化。恩师为了使吴式太极拳便于普及,应教职员工的要求,以创新的精神,把原来老架83式去掉了重复动作,删定为37(178),按人体运动规律做了科学合理的顺序安排,并根据历来太极拳家强调的练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特点,在每一招式或每一动作中,加入了“意念”和“感觉”的说明。这趟太极拳的创编,很快得到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认可和喜爱,先后用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多次印刷发行,均被抢购一空。吴式简化太极拳的创编,对吴式太极拳的传播、普及、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尔后,恩师继承与创新的精神始终不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首都师范学院、外院、人民日报社、北图等处教拳,深感中老年急需健身更需速效,虽然理解力强,但不习惯入静,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特点,在37式简化吴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又删去一些高难度的平衡动作和重复的动作,创编了中老年健身十六式。当时适逢全运会召开在即,所以王老师抓住机遇,利用大学寒假期间,在首都师范学院的教学点,办了一个培训班,计划选拔几个人,参加全运会,以便能向全国推广“中老年健身十六式”(我也有幸参加了此项活动)。后来此事虽因故未能如愿(三月上旬,听说大会有规定:吴式拳必须以李秉慈规范的套路才能参赛,),但《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在王老师于199112月应邀东渡日本讲学时,日方有关部门征得王老师的同意,录制成光盘面世;随后19936月,已故张耀忠师兄也曾根据王老师在他组织的课堂教学录音整理出版,书名《吴式简化十六式》。到2002年秋,我去看望周荔裳老师时,谈到恩师那时在各地教学的情况(包括应邀赴日演示并讲授《吴式简化十六式》的健身和技击作用),当即她就十分热心的向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国当代太极拳名家丛书”负责人推荐,准备为王老师出吴式太极拳专集,於是恩师对《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又进行了一些补充和修改,随同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和太极十三刀、太极六十四剑等,一并与载入《王培生吴式太极拳诠真》一书内。

        吴氏中老年健身十六式的特点,除了仍根据太极拳运动阴阳对立统一的哲理,和行功的特点( “先在心,后在身”、“意气君来骨肉臣”)以及人体上下肢(交感神经)内、外三合及穴位对应的生剋关系,特别提出了‘以心行意,按窍运身’的理念,这是恩师王培生继承传统、在数十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杨师爷曾讲过:“太极拳是‘以意导体’的运动,就体上说,意念的部位愈小,就愈便于舒松,意念的变换愈细微,就愈觉意味深长,趣味浓厚”。人体最小的部位莫过于“穴窍”,恩师王培生提出有关“以意导体,按窍运身”用意的方法,就是根据杨师爷的经验和传授,复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所独创。实践中普遍反映:易入静,易得气(气感大),而且无形无象,客观不易觉察。正如张全亮师哥此前潜心撰写的一篇专论中所说:“(它)‘是对前人太极拳理论的一个补充、完善和发展,是对太极拳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註三)。

       跟恩师王培生学拳,从学者有一种常学常新,兴味盎然的感觉。因为恩师教拳讲课时,不但经常有一些新的感受和表述,兴之所至,甚至还经常谈一些相关的武林轶事和掌故,此外,还深入浅出爱用形象化的比喻,比如:前面谈到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即:心、身、内、外、先、后、主、从的关系时。他讲“太极拳与其说是肢体的运动,不如说是心意的锻炼”,举的“年轻人须照应和听从老年人调遣”的例子。;又如:谈到“太极拳是‘武艺’,更是‘道艺’”。諺云:“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 。按常人思维,阳就是阳,阴就是阴,道在阴阳之间,这个“之间”是什么?似乎难以理解。王老师认为,“正是这个按常人思维,似乎难以理解的“之间”,既非这,又非那;既是这,又是那,恰恰体现着太极阴阳变化的哲理——对立双方共存于统一体中此消彼长,同生共灭,相互转化的规侓”。为了把问题说透,恩师还详细剖析了太极图。用形象类比的方法说,“太极图里的s线,俗称中极之弦,就是“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最生动的写照。因为按阳鱼这半边看,这条s线是阳;若按阴鱼那半边看,这条s线是阴。因此这条s线,既是阳,又是阴,既非阳,又非阴。可以说它是亦阴亦阳,非阴非阳。而且阴鱼的小圆眼儿是阳;阳鱼的小圆眼儿是阴。进一步表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处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也就是说,宇宙万事万物无处不太极。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就难以体会到,盘拳中招招式式神、意、气、劲动分静合、阴阳变化的益处和无尽的乐趣;再如:讲太极推手的原理时,他谈道:“太极推手是一种知觉运动,是锻炼身体中神经末梢的灵敏性,要练得和蟋蟀头上的触须一样敏感,它的动作反应不仅是那样的快速,而且能指挥身体的腾挪闪战和机智灵活。实际上王老师在这里提到了太极拳练到高层次的一个最大特点即“以手代身”,一切就在手头上那么一点点,那一点点就是全身,也就是前辈们通常讲的“混身无处不丹田”、“混身是手手非手”,等等等等形象化比喻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我个人来讲,使我终生难忘的是,听拳友老商(开乾)说:有一次,他和老师闲聊,问及拳龄较长的师兄弟们的练功情况。提到我时,老师说:“惠良这些年懂的东西不少,致命的弱点是形太大,着相了(指内心动作的外部形态,很显眼,有形有相了!太极拳要求:“无形无相,浑身透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我听后特别高兴,连声附和表示赞同:“老师说的太对了”!我是个话剧演员,演了四十多年舞台剧,讲话总爱提高嗓门,动作、表情也比生活里要夸张一些,生怕观众听不清楚、看不明白,他说我致命的弱点,实际上就是我的职业习惯。也正由于这一点,老师既盼望我能改掉这个毛病,可又明白这个毛病,是我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养成的,绝不是一句话、一下子所能改掉的,他在考虑,寻找恰当的时机和运用恰当的方法点拨我。联想到九十年代中,电视台演播电视剧《戚继光》,在剧中我扮演反一号人物严嵩的干儿子、工部侍郎、平倭总督赵文华,这是一个瞒上欺下、阿谀奉迎,贪赃枉法、胡作非为的大坏蛋,剧中给这个人物的篇幅很多,方方面面展现得很充分,可以说形象非常鲜明,全剧二十多集,老师每天都在看。有一天正赶上我到他家,他见到我,突然用一种说不出是褒是贬,侧着脸,冲我用很重的语气说了:赵、文、华”三个字!从他的态度和表情,我能感觉到,老师看了我参加拍摄的电视剧《戚继光》,而且也接受了我塑造的艺术形象——赵文华,演得真坏!但在赞扬中,又透露着某种 “不满意”,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理解。后来才弄明白他的意思:“演戏需要形象鲜明;练拳不能这样,需要无形无象,不显眼”。我非常感谢老商,他能心领神会适时地把老师心里对我的看法和期盼告诉我,使我在练拳时,立即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这就是:“演戏是演戏,练拳是练拳,不能用演戏的方法来练拳”?!俗话说:胜人者,智。胜己者,强。要想有所进步,就必须敢于面对现实,正视自己的缺失,做一个能够超越自我的强者!

       20049月,恩师谢世后,有不少追忆他的文章,其中恩师家人和张全亮师哥在恩师逝世一周年大会上的发言《家父行状》和《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的成功之路》给我印象最深,启迪也最大。(註四)

     在恩师逝世一周年大会题为《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的成功之路》的发言中,全亮师哥根据自己多年刻苦学习、勤奋专研,对老师高尚的品德、传承的特点、成功的道路、贡献的意义等方方面面都有全面透彻的分析,尤其是谈到恩师六十年代初,蒙冤入狱,在十余年(五年牢狱,十一年劳改就业)失去人身自由的情况下,逆境不气馁执着攀登,用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过去几十年都是以‘练’为主,这十几年是以‘想’为主,也受益匪浅”。全亮师哥深入的剖析道:“恩师十余年没有自由,他的武功不但没有荒废,反而更上一层楼,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什么原因呢,是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很快地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情况,以处惊不恐,处冤不怒,处逆不馁,逆中求顺的太极心态和用老庄哲学,指导自己驾驭了所面临的处境,变‘外练’为‘内练’的结果。全亮师哥详细记述了恩师所说在狱中“专心地认真回想过去所师从的各位武林前辈练拳的神姿,技击的绝招,拳理的奥妙,拳法的精华,每天都象过电影—样,反复回想,反复揣摩,用心梳理总结,用心摩练,进而达到了不练自练的高级境界。

       最后,全亮师哥用了一个极其准确而生动的形象比喻:“如果说从1928年恩师王培生九岁习武,开始到1963年蒙冤入狱,35年的武术生活(一个月穿破两双练功鞋),是对一块钢材的高温锤炼(以练为主,);那么从1963年至1979年五年的冤狱磨难加上十一年的劳改就业,就是对这块钢材的淬火、冷处理(以想为主),不动声色,静思默想,无形无相,使之质地更加坚硬”。

    在恩师家人的发言《家父行状》中,有一段话——家父常语我等曰:凡练法惟三则,中正其身,空洞其心,真诚其念。就特能印证张全亮师哥在《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的成功之路》的发言中,有关由“外练”变“内练”的分析,以及“钢材高温冶练和冷却焠火”的形象比喻。谈到真诚其念的“念”字,恩师认为“即意之不断,心即主宰内外者。意之不断在于心静,心静后身能中定。用心想以意做(注意:不是以形做——良注),真想真做,全凭心意用功夫。以致心不求其成而自成,意不思其得而自得。譬如用手取物,常存‘取之不尽’之意,故曰:‘常取’。取者不真取(指有动之意,无动之形;或动之于未形——良注),若真取之,则不成思想,即意之断续也。所谓心不想之想为真想,意不做之做为真做。心意所至,无障无碍,皆顺其自然而作。”我体会,练功练到一定的阶段,就必须仔细深研他讲的这三点(首先是“身法”,属基本功部分。其次是“心法”继而由“虚静”、“空无”达到较高层次的“纯以神行”等),否则难以提高。前人所谓:“全凭心意用功夫”,不是没道理的。什么叫全凭心意用功夫?即有动之意无动之形,或云:动之于未形而且是“意不断”,也就是说,练功必须是“先想后做”,但是有了一定的基础(即“体”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内外上下协调统一了,以“想”为主,还是以“练”(外形动作)为主,其间不同的阶段又有不同的要求,且大有讲究,方法也多种多样。据说杨师爷有六种练拳的方法,最后一种是站着或者坐着,纹丝不动都能练完一趟拳。恩师七十四岁接受中国日报(英文版)记者采访时说:“到我这年纪,每天锻炼身体并不重要(指外形动作的比比划划),做些太极静功就可以了”(言下之意变“外练”为“内练”,以“想”为主了)。他如,恩师晚年在十六式收势里提示:“想着踏步外形并没有真踏”;“想着走路,实际上外形并没动”。都是说的同一个道理。

         所有这些(包括乾坤戊己功和数百个祛病健身小功法),我认为都是恩师留给我们 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值得后继者们仔细深研、体悟!!!

                                                               【丹明、丹坤率子陈易合(刚)敬挽】

                       註一:参《中国太极网》20 01 827日、时任《中

     国太极网》站站长周荔裳老师撰写的特快专讯。

註二:参《王培生偕师弟毕远达同门录》p9张耀宗整

          理接待美国太极拳访华代表团谈话纪要。

    註三:参《中华武术》2013年第十二期,张全亮:《“按

         窍运身”在吴式太极拳体用中的具体实施》。

註四:参鸣生亮文化网:《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的成

      功之路》及 北京吴式太极拳协会主办《吴式太

          极拳》2005年第一期“家父行状”。

               

                    ——2014.7.18初稿

                        201491日修改稿.

                        201493日修改稿.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活动内容更多
联系我们更多
QQ:1364960387
微信:兔兔侠
邮箱:zhang_xy3188@sina.com
客服中心
鸣生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