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自由行旅游有限公司 > 公司动态 > 旅游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大有可为

公司动态

旅游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大有可为

关键词:

全民旅行招商加盟旅游

2016/1/20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快发展旅游业,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内在一致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旅游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大有作为。 

    一、旅游业的本质属性和产业特征,契合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 

    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本质特征。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解读,旅游业的本质属性和产业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 

    (一)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的内涵。粗放增长以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量的增加为前提,达到外延式增长的目的,资本的聚集与投入虽然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在短期内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但由于这种增长是由大规模的物质投入来支撑的,因而难以为继。而集约增长则是依靠技术、知识等力量,达到内涵式增长的目的,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越来越替代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现代旅游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旅游业是最早对外开放、并与国际接轨的产业之一,是在现代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型服务业;同时,旅游业本身的产业特征,适应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从单项指标向多元目标转变”的内涵。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过分强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现在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经济运行情况,更加注重绿色GDP、人文GDP,并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将在促进GDP增长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有助于经济社会多元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从重增长速度向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旅游业不仅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更是“综合效益好”、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现代旅游业一直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超过石油、汽车、钢铁,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同时越来越走上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身可持续发展,运行质量和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 

    (四)旅游业统筹作用突出,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从重传统城市工业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的内涵。传统观念认为,只有不断加快工业化,才能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实现城市化,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过分依赖工业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不相适应,与参与国际竞争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其大规模的资源需求和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当今社会所难以承载的。如何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大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旅游业广泛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可以很好地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重要选择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从忽视资源环境保护向建设两型社会转变”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之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不仅资源消耗低,而且其发展本身又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基础,通过保护资源和环境来生产高品质的旅游产品,而不是把发展建立在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从而反映了“两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同时,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环境的良性发展,使资源和环境双双呈现出再生性,从而体现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三个转变”的战略方针,按照转变的要求,湖北省在分析产业结构亟待优化、投资拉动型特征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能源资源压力大、科教人才优势发挥不够等基本省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六个坚持”。其中,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关键性作用。旅游业又是适应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毋庸置疑,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二、旅游业地位和作用凸显,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实践证明,旅游业为保持金融危机形势下湖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就业、满足人民需求、增加群众收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发了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城市形象、乡村面貌和精神文明的一系列新变化,已经成为促进湖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一)旅游业带动了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2009年,湖北省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52亿人次,增长28.83%%,旅游总收入达到1004.48亿元,增长34.98%%;旅游业首次成为千亿元产业,相当于全省GDP7.83%%,为全省经济加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旅游业还很好地拉动了全省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促进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湖北省坚持把发展国内旅游放在首位,不断扩大国内旅游消费需求,推动形成了国内旅游旺盛的发展势头,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别增长29.00%%和35.91%%,为在出口不足、投资长效未充分显现的情况下推动湖北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发展趋势看,湖北省做出了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重大决策,提出到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旅游业将为全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二)旅游业推动了“一带两圈”战略的实施和全省的统筹发展。 

    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旅游业抓住机遇,发挥优势,顺势切入,已成为推动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以来,旅游业注重发挥引擎带动作用,使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在推动两圈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业还有效促进了全省城乡经济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在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打造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过程中,武汉、宜昌、十堰、咸宁等一大批城市经济生机蓬勃,社会持续发展。在实施或跟进“1211”创建工程的过程中,一大批县区进一步壮大了县域经济,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使城乡经济统筹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旅游业积极承接“两个转移”,促进了全省经济省内发展和外向发展的有机结合。2009年,湖北省引进项目近300个,总投资额1199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达177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24个,使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充满活力。 

    从长远看,我们结合全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而提出的“一城两圈”旅游发展战略正在加快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 

    (三)旅游业促进了人民群众就业机会的增加和收入的提高。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简便易行,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因之而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 

    2009年,全省新增旅游直接就业5.6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的十分之一;截至目前,湖北省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00多万人,旅游带动就业的功能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涌现出了通山县、黄陂区等一大批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的典型。通山县依托景区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工程,即景区+乡村文化+农家乐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找到了脱贫奔小康的新途径。2009年,全县旅游总收入由上年的4.9亿元增加到6亿元,旅游景点门票收入由750万元猛增到2500万元,隐水洞、太阳溪等新开发景区所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7年翻了一番。 

    另外,全省旅游业所产生的综合社会功能也不容忽视。湖北省公民外出旅游越来越活跃,仅出境旅游目前已超过10万人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省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广大农村地区,旅游流带来了信息流、观念流,激发了农民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促进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四)旅游业探索了一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践表明,湖北省很多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业,停止了乱采乱挖和乱砍乱伐,遏制了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加强了植被恢复和维护,使荆楚山川得到了绿化和美化。正是通过发展旅游业,神农架、大别山、九宫山、齐岳山等一大批林场、草场资源丰富的地区加快了退耕还林、还草,一大批湖泊、湿地、溪流加强环境建设,使当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在处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上,黄冈市的一些林场算过一笔账,接待一个旅游者就相当于少砍一棵30年的大树,从而认识到发展旅游业既能增加收入又能保护环境。浠水三角山经历了一个由砍树、卖树到看树的发展过程。过去靠砍树、卖树来维持,不仅经济效益上不去,而且资源大量消耗、环境遭到破坏;发展旅游后,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而且综合收入由过去几万元增加到几千万元,景区资产由过去负债100万元发展到2亿元,很好地实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相协调。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正致力于建设低碳经济的示范区、发展模式转变的试验区、以旅游业为切入点加快发展的经济区,武汉城市圈以节能减排为着眼点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旅游业将会进一步发挥其重要的独特功能。 

    (五)旅游业在全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综合前面所述,湖北省旅游业不仅实现了加快发展,而且很好地实现了“三个统一”。 

    一是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旅游业要素结构、产品结构、区域布局明显优化,运行质量、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不断好转,带动作用、辐射功能、关联效应进一步发挥。 

    二是旅游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统一。旅游业发展速度既大大高于全省经济平均增长幅度,又实现了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文化环境的有效保护。 

    三是消费、投资、出口相统一。国内旅游业发展刺激和扩大了国内消费需求,入境旅游发展增加了全省非贸易创汇总量,旅游业承接“两个转移”推动了湖北省投资洼地的形成。可以说,旅游业已经发挥出示范带头作用,必将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方式尽快实现根本性转变。

    三、重视和推动旅游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在湖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罗清泉书记在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产业结构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围绕生态文化旅游和都市旅游,加快建设大武汉都市旅游区,构建一江两山、清江民俗生态游、荆楚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四大特色旅游板块,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既对旅游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又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加快转变全省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认识旅游业的综合功能,为旅游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思想。旅游业能否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更大作用,对旅游业功能和地位的理性认识是基本前提。随着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各地各部门对旅游业的认识正在逐步加强,但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进一步深化。首先,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功能,发展潜力大,产业链条长。其次,旅游业是一项关乎民生的社会事业,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改善社会就业和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的文明素质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再次,旅游业是一个覆盖广泛的综合行业,具有较强的综合功能,能够发挥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推动一个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后,旅游业是一项维系各方的战略载体,具有较强的兼容功能,能够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推动一个地区多元发展目标的实现。总之,旅游业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地位、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都必须在全省尽快达成共识,以提供思想先导。 

    (二)大力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为旅游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坚实基础。旅游业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取决于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今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提出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湖北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湖北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旅游经济强省的指标是全方面的,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全省上下都要以《决定》精神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强化措施,推进工作,进一步改善环境,营造氛围,夯实基础,努力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释放旅游业的综合功能,为旅游业更好地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三)将旅游业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旅游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广阔舞台。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和效力,集中体现在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紧密度。首先,要把旅游业发展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滞后是湖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的重大问题,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努力实现三次产业组成结构的优化。其次,要把旅游业发展与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紧密结合起来。变投资主导型经济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转变是全省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旅游业是促进最终消费的有效途径、扩大社会投资的重要内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更要通过发展旅游业闯出一条新路。再次,要把旅游业发展和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就业是民生之本,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要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实现。最后,要把旅游业发展与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发展旅游业全面贯穿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中,不断强化旅游业的引擎功能和带动功能。 

    (四)建立以旅游业为引擎的行业联动机制,为旅游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条件。行业联动机制的建立,是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直接体现。《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基于旅游业的总和带动功能,提出了建立以旅游业为引擎的产业联动机制,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把经济产业和社会事业综合起来思考,进一步深化内涵,努力建立起以旅游业为依托的行业联动机制。一方面,要推动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推动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要促进事业协作,使旅游业紧密切入社会事业、文化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促进全省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各地各行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是以旅游业为引擎,还是以旅游业为抓手,可以结合实际探索不同的联动之路。 

    (五)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监督和考核,为旅游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坚强保障。监督考核工作,是使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至于落空的关键。要在宣传、推广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氛围的同时,把旅游业发展作为对各地各部门工作进行监督考核的重要内容。监督考核的重点是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和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要通过监督考核工作,使各地各部门把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湖北省旅游局)

 

 

 

 

 

 

 

 

 

 

 

 

 

 

 

 

 

 

 

 

 

 

 

 

 

 

 

 

 

 

 

 

 

我要评论(本站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