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市中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邵武市房屋安全性检测鉴定报告办理单位 > 邵武市房屋安全检测

产品详情

邵武市房屋安全性检测鉴定报告办理单位

关键词:邵武市房屋安全检测

详细信息

邵武市房屋安全性检测鉴定报告办理单位
--- 我们承接所有市级、乡镇地区建筑物检测鉴定、厂房---
张经理:137--6043--7126(微信同号)

欢迎24小时

一、本公司房屋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报告项目实例展示:

1 工程概况
 对某住宅小区其中的第38、39、40、42、43、45、49、52、56、57、58 号房屋(共11栋)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该11 栋楼建造于1995 ~ 1997 年,均为单元式砖混结构。其中第58 号楼为五层;56 号楼为六层38(局部四层和六层)、39、42、49、52、57 号楼为七层;40、43(局部七层)、45 号楼为八层。房屋建成后正常使用至今,现其有关的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及原始施工资料等均不齐全。我们于2016 年11 月25 日至12 月6 日,对该11 栋房屋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现场调查和检测。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按照《民用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 - 1999)等有关标准,对其进行了结构安全性鉴定,并综合考虑房屋现状给出了相应的鉴定结论及建议,以确保物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鉴定结论及建议
2.1 鉴定结论
 通过对某小区11 栋房屋的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第49、52、58 号楼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为Dsu,按《民用可靠性鉴定标准》的规定,属于结构安全性不符合标准对Asu 级的要求,显着影响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应采取措施,且有少数属于du 级的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2)第38、39、40、42、43、45、56、57、号楼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为Dsu,按《标准》的规定,属于结构安全性严重不符合标准对Asu 级的要求,严重影响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2.2 意见及建议
 综合上述鉴定结论,并结合房屋现状,提出以下意见及建议:
 (1)对于各房屋的下列部位,必须及时或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加固、恢复处理:
① 对于考虑构造柱的作用后,承载力验算仍在bu级以下的墙体(即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小于0.95 的墙体),应进行补强加固处理;
② 原结构墙体被改为半砖的部位,应进行恢复加固处理;
③ 原250mm 厚墙体被拆除的部位、或扩大(新开)洞口过大的部位,应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墙体恢复加固以及对相应部位混凝土构件进行补强加固的处理措施;
④ 托墙梁端部无框架柱的部位以及圈梁(或过梁)托墙的部位,应尽快采取措施。
 (2)对于局部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不足或构造柱变为受力柱之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拟定加固处理方案时,除应考虑上述问题外,还应综合考虑能够同时改善结构体系和传力途径的优化方案。
 (3)对楼(屋)面预制板拼接处板缝开裂部位,应进行维修处理。
 (4)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局部露筋且钢筋已锈蚀的部位,应及时进行钢筋除锈处理,或涂刷渗透型钢筋混凝土阻锈剂,并修补密实。
 (5)对于结构墙体上出现的裂缝和墙体抹灰脱落的部位,应根据裂缝宽度和现状的不同,及时采取修补或补强加固处理措施。
 (6)对混凝土构件上的裂缝应根据裂缝宽度和现状的不同,及时采取补强加固或修补处理措施。
 (7)对屋顶碎断的架空板和渗水处,应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新处理。
 (8)对于第40、43、57 号楼屋顶私搭乱建部分,应及时采取措施或予以拆除。
 (9)本次鉴定现场调查时,部分房间因住户不在家而未能进入调查,故无法判断其对结构墙体的拆改情况。所以,甲方应会同有关部门,对该11 栋房屋进行现状普查,若发现因装修等原因拆改结构的情况,应对相应部位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加固、恢复或修复处理。
 (10)在房屋后期使用过程当中,不得随意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功能等。该11 栋房屋的加固及恢复需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专业设计,综合考虑本报告提出的问题及对其他相关部位造成的影响,按照由下到上的加固顺序进行施工。 


二、房屋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分析

2.1 混凝土结构裂缝种类分析
2.1.1 混凝土拌合物沉降裂缝。这种裂缝的发生,往往是采用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时发生的裂缝。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粗集料始终处于一种自由体,虽然经过振动器械进行了振动,内部的孔隙也基本排除,但在混凝土内部的粗集料本身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缓慢下沉。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没有达到初凝前,其内部的粗集料继续处于下沉状态,而混凝土沿着钢筋的下方继续下沉,由于在钢筋的作用下,钢筋上面的混凝土被钢筋支护,在钢筋上表面沿着钢筋的走向产生裂缝,这种裂缝的深度一般只达到钢筋表面为止。
2.1.2 早期混凝土干缩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较薄的结构,如现浇楼板混凝土、道路混凝土、地坪等混凝土,在结构断面不大于300mm、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00m 时,容易发生此种裂缝。这种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拌合物在浇捣完毕后,混凝土拌合物内部的水分一部分泌出流失,一部分被水泥水化所用,另外一部分被蒸发,尤其是在干热、风较大的季节以及在空中的薄壁结构板,混凝土拌合物则更容易出现失水干缩而发生裂缝。
2.1.3 混凝土应力裂缝
a.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可能要承受各种温度和湿度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变形,因为混凝土在内、外约束应力作用的情况下,结构的自约束应力由于非线性的不均匀变形引起,并可能产生局部裂缝或贯穿性裂缝。因为混凝土拌合物内的水泥在水化时,要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混凝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热胀应力时,便会产生温度应力裂缝。b.混凝土自应力裂缝。在混凝土硬化后,即使混凝土没有受任何荷重的作用,也会因其自身的收缩而产生裂缝。尤其是在夏季的混凝土施工中,更容易发生这种裂缝。这种裂缝往往是在混凝土墙板上产生,它的形式一般为上下贯通的裂缝,这种裂缝是混凝土的自应力引起的,原因是混凝土在水泥水化热达到一定温度的时候,混凝土的膨胀应力开始消失,而此时的混凝土开始产生收缩。这种收缩是均匀的收缩,所以在此种条件下,混凝土墙板的裂缝呈现出有规律性的裂缝。
c. 荷载变形裂缝。这种裂缝一般由两种情况造成:一是在混凝土结构还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被车辆或重物碾压或撞、砸而造成的变形缝;二是即使混凝土已经达到了设计强度,而在混凝土墙板或薄壁结构物撞击或超荷载堆放而造成的裂缝。后者出现的裂缝一般较为明显,属于贯穿性的裂缝。
2.2 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分析
2.2.1 收缩及水化热增加自从20 世纪70 年代末,我国混凝土施工工艺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工艺。现场搅拌混凝
 土从过去的干硬性、低流动性,转向集中搅拌、大流动性泵送挠筑。水泥用量增加,水灰比增加,砂率增加,集料粒径减小,用水量增加等导致收缩及水化热增加。
2.2.2 混凝土强度等级日趋提高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日趋提高,也有许多结构不适当地选择了过高的强度等级。习惯上认为:“强度等级越高安全度越大,提高强度等级没坏处”。有时为了施工方便,采用高强混凝土,这是一种误导,导致水泥强度等级提高,水泥用量增加,用水量增加,砂率偏大等都使水化热及收缩增加。
2.2.3 养护方法不当
 目前在混凝土施工中采用的养护方法基本沿用过去简易的方法,这种方法已远不适应泵
 送混凝土较大温度收缩变形的要求。


联系我们更多
深圳市中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龙岗区宝雅路23号3楼
13760437126
陈经理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