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西北书画艺术网 > 新闻动态 > 陆俨少毛主席词意井冈山《大井新貌》赏析

新闻动态

陆俨少毛主席词意井冈山《大井新貌》赏析

关键词:

西北书画-书画艺术

2015-01-18

陆俨少 井冈山《大井新貌》陆俨少 井冈山《大井新貌》

  Lot1145 ‘澄道-中国书画夜场’

  陆俨少(1909-1993) 井冈山《大井新貌》

  纸本镜心 1977年作

  展览:“隆重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江西省展览馆,1977年11月。

  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陆俨少》P36、P37,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142×366 cm 约46.8平尺

  1977年5月,江西省政府在井冈山筹建革命纪念馆,邀请陆俨少创作大型国画,受上海中国画院的委派,年逾七十的陆翁在井冈山住了3个多月,体验生活,进行写生和创作,此幅正是画家在井冈山时以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词意创作的,即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的创立所留下的历史足迹的再现,又是井冈山人民响应毛主席号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建设新家园,焕发新活力的真实写照,更是新时代风格的精神画卷,是时代的语言,是山河的新貌。《大井新貌》图是陆俨少艺术生涯中个人精神面貌最好时期所创作的尺幅最大,场景最壮观,人物最多,红色革命历史题材最突出,艺术成就登峰造极的最为华丽的篇章,实乃叹为观止!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被称为“天下第一山”,是新中国的星星之火在此点燃的革命摇篮,是共和国的奠基石。作为革命圣地,井冈山在20世纪60、70年代曾被许多画家争先恐后作为画题进行描绘,素有“南陆北李”之称的陆俨少、李可染等都从井冈山的红色山水中汲取灵感与养分,创作了多幅具有时代风格的红色题材精品。1977年的这次井冈山写生经历对陆俨少一生艺术生涯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陆翁自1957年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屡受批斗,政治上的坎坷,让这位大师饱受摧残。1976年“四人帮”粉碎,陆俨少平反在即,接受组织委派的红色题材的创作任务,对于年逾七十的老画家来说,恰似枯木逢春。政治环境的宽松、身份上的认可、艺术题材的拓宽焕发出陆俨少极大的创作热情。

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局部一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局部一
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局部二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局部二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是陆俨少艺术风格的“拐点”,完成了从相对“缜密娟秀”到“浑厚老辣”的转变,迎来了又一个艺术新巅峰,其艺术成就突出的体现在此幅井冈山《大井新貌》作品上。他在此幅作品中刻意的回避既有程式和具体的构图模式,转而向现实中的真山真水学习,依照具体的现实景象,取全景式构图和俯瞰视角,群山万象,俱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严谨的透视,内容亦更加丰富。平淡中透露出质朴,以新山水画的形式重现毛泽东等开国元勋的历史足迹,同时又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貌,带给观者一种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宏观的视觉体验。

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人物局部(一)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人物局部(一)
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人物局部(二)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人物局部(二)
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人物局部(三)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人物局部(三)

  在此幅画中,陆先生发挥自己独特见解,亦参酌古人意念,使山峰连绵,气势如龙,树木依附山体郁郁而生,道路,房屋,曲折隐现,田地之间,阡陌相连,人影重重,生机盎然,体现出“到处莺歌燕舞”的新景象。将现代化的人造场景植入古典山水画境,实际上颠覆了传统山水画的那种自足的自然主题结构,及其固有的空间结构与形式语言规范,在这种割裂与变化中,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亦转换为现代意义上的风景画。

  这幅作品中绘制的众多人物充分显示了陆俨少在人物画的高超水准,大场景中的每个人物都在“旧貌换新颜”的时代感召下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时代氛围的感染由画家笔下幻化出有血肉灵气的劳动赞歌,充分体现了毛主席词中:“……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的意境。

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山、树、竹局部 与《山水画刍议》范图对比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山、树、竹局部 与《山水画刍议》范图对比
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山、树、竹局部 与《山水画刍议》范图对比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山、树、竹局部 与《山水画刍议》范图对比

  陆俨少在这一时期的写意性更强,山水形象更概括,简洁,画面的整体气势更强,用笔更加自由,更具有书写感。其用墨更加润泽,泼墨的成分大大增加,用色也更加大胆强烈。但是,这种纵逸又是有节制的,多样化的,山峦树木笔墨纵逸,而房舍人物则寓工于写。有时,只用大笔头勾点泼写,近于简笔,但对树木山峦的把握,仍然形散神聚。这种纵逸的写意性主要是以活泼灵动的草兼行的笔法完成的,草书的因素越多,纵逸之意也就越强。而纵逸写情便落在用笔的随意转折之间,有意无意,剥剥落落的点画之间,从整体上把其写意山水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状态。

  在此幅作品中,“留白法”、“墨块”等创新技法已经如火纯青。传统的留白一般表现落雪,云气,水面,而在此幅《大井新貌》中,陆俨少进一步把留白作为画面结构的一部分,即在对山体,林木作具体描绘后,即在周边留白,以突出要突出的东西,省略要省略的笔墨。这种扩大的留白法,来自陆俨少对自然的观察,留白可以强化空灵,突出主题,大大小小,丰富多变的留白与繁密细致不等的主体,山石,树木,房舍,阡陌,人物等等元素,形成丰富的穿插与对照,是其文革后成熟风格的集中体现。

  这幅由陆俨少独自执笔,绘制完成的巨幅作品,画面右上角的款识却题写了上海国画院派去协助陆老创作的其他二位画师的名字,这个极具时代特征的落款,也颇有意义。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为政治服务,倡导集体创作。陆俨少被打成“右派”还未恢复名誉,自然事事谨慎,以集体为纲,在此历史背景下,出现如此署名也就不足为奇了。陆俨少在井冈山写生创作期间,完成了大量的井冈山系列作品,提及《大井新貌》创作时,陆翁在《陆俨少自叙》四十六中,特别强调了“由我执笔”绘制完成,在徐志文撰写的《大井新貌创作始末》中也得到了证实。此外在陆俨少《女真人生活图》、《山河新装》等作品的署名原委也大致相同。因此出现如此署名,既是那个时代的烙印,更是陆翁不慕名利、君子风范的最好体现。由是再观此画,更觉精神光耀,不仅是陆俨少一生创作的笔墨经典,更是其人格魅力的永恒巅峰。

  巍巍井冈山,革命之摇篮;历史的足迹,时代之画卷;他们永远都将在中国革命史和绘画史中华光四射!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