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泸州汽车客运时刻表 >泸州到参宝 > 泸州客运中心站 泸州汽车客运时刻表 泸州汽车站

线路展示

泸州到参宝

关键词:泸州客运中心站泸州汽车客运时刻表泸州汽车站

详细信息全部评论

泸州到参宝的里程大概43公里,行程大概80分钟,
泸州到参宝的客车票价为
泸州到参宝的客运联系电话:
泸州到参宝的货运联系电话:

 

 

 

参宝乡位于长江之北,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所属,合江县成北部边缘,素有合江北大门之称。东与重庆市朱沱镇接壤,西与泸县太伏镇相依,南与白沙镇相连,北同泸县百和镇隔河相望。幅员面积43.79平方公里。全乡交通方便,合江至泸州的公路通过境内,距重庆160km,到泸州42km,合江33km,有县道17km,乡村公路37km。 

基本介绍

  参宝乡属边贸集镇,农业资源丰富,花椒产业是一大特色。
 
  2002年,面积47.6平方千米,全乡28个支部,农村支部20个,辖20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总人口26937人,其中农业人口26432人。
 
  2004年,全乡辖20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43.9平方千米,全乡总人口26989人,其中农业人口26000人,常年劳务输出8200人。
 
  2007年11月5日,合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参宝乡适度调整村级规模的批复》(合府发[2007]287号):撤销石良村,并入会龙村;撤销寺宝村,并入风岩村;撤销天台村,并入先坝村;撤销长春村,并入森华村;撤销郑坝村,并入胜坛村;撤销高照村,并入白岩村;撤销灯杆坪村、五里村,新设大石村;撤销幺店子村、雷霹石村、青果村,新设龙顶山村;保留赵村、会基村、飞鸾村。参宝乡大力开展交通建设,截至目前,全乡共修建乡、村、社公路120余公里,基本实现公路村村通、社社通,其中五里村达到了户户通。交通建设是参宝乡“十大惠民行动”之一,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年初进行规划,同时发动全乡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参与公路建设。该乡今年共建设通畅工程(水泥路)4公里、通达工程(泥结石路)7.68公里、社级公路35公里,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0余万个。
 

地理环境

  参宝乡位于合江县长江北岸,东临重庆市涨谷乡、朱沱镇,南与白沙
 
  镇相连,西与泸县太伏镇接壤,北与泸县百和乡隔河相望。距合江县城36公里;永川市区76公里;泸州市区43公里。气候湿润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温度18.2摄氏度,无霜期355天,年降雨量1154.3mm,年均相对湿度81%,壤成土母质为侏罗系沙溪庙组棕紫色砂泥岩和侏罗纪遂宁组红棕紫色砂泥岩。地形地貌为平坝浅丘,土壤结构良好,宜种性宽、宜耕期长,特别适合于九叶青花椒的生长发育。
 

产业结构

  参宝乡是合江县二十七个乡镇中农副产品主产区之一,一九九八年被列入国家商品粮建设基地。参宝乡辖11个行政村、13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个社区居委会,总户数8265户,其中农业户数为7892户,总人口26476人,其中农业人口25956人;幅员面积43.79平方公里(航测面积65870亩),耕地面积15656亩,人均耕地0.58亩,是传统的农业大乡。全乡适宜种植九叶青花椒2.5万亩   。人均占有粮食527千克,人均纯收入2140元。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参宝乡的农业基础设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参宝乡境内现有县级公路15.7千米,机耕道46.4千米,我乡11个行政村134个生产社,公路通到了行政村,128个生产社,有固定电话836门,移动电话1240部,机动车辆154台,交通和通信都十分快捷。在农田水利方面,参宝乡有塘、库、堰等各水利工程386处,能蓄引提水240万立方米,能有效灌溉6480亩农田。

   参宝乡可利用水资源960万立方米,为九叶青花椒的生长发育保证充足的水资源。总之,优厚的地理条件,为参宝乡的九叶青花椒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参宝乡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始终把发展九叶青花椒这一当地优势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截至二OO六年,我乡九叶青花椒种植面积1.2万亩,占参宝乡耕地总面积的76%,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参宝乡二OO六年九叶青花椒投产面积已达5000亩,总产量25万公斤,总收入1250万元,人平净增收入472元。九叶青花椒已经成为我乡发展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精神、加快参宝乡九叶青花椒农副产品产业化发展步伐,参宝乡结合实际,按照“支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推进特色九叶青花椒向优势产区集中,并于二OO七年四月已经成功注册“麻哥牌”九叶青花椒,协会成员有1231人,其中党员人数215人,并于2007年6月在花椒产业链上建立了党支部。已基本形成了品牌化的战略发展思路。 

经济发展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9876万元,财政总收入82.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6元。2005年创市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村2个。农村达“五个好”目标的村支部18个,占90%。
 
  2006年,计划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0元以上。
 

特色产业

花椒

政府引导,以参宝乡的花椒种植户为主,连结周边乡镇的花椒种植专业户组成。现有入社社员800人,365户带动全乡18村和周边乡镇种植椒苗80万株,种植花椒户3120户,面积约1万亩,初步形成了规范化和规模化的花椒种植基地。目前年产花椒300吨,年销售收入900万元。参宝乡花椒专业合作社已初步具有产业化的规模,有基地、有加工、有销售、有市场。该专业合作社的花椒已正式申请工商注册“麻哥”牌商标。花椒主要销往贵州、重庆、成都、湖北等地市场,形成了销售网络500多个,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花椒属于香料植物,是上乘的调料佳品,兼具独特的药用价值。参宝乡种植的“九叶青”花椒,其特点是穗大肉丰、麻味纯正、产量高、品质优良。为进一步打造产品链,该合作社目前以市场为导向,选择优质品种、科学种植、广泛宣传、拓宽产品销路,打造农产品名优品牌。

“麻哥”品牌

  着力打造“麻哥”品牌,提高市场品牌知名度。参宝乡为打造无公害九叶青花椒的品牌和该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于二OO三年向国家商标局申报了“麻哥”牌注册商标。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二OO七年四月顺利被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到目前为此,依托公司的运营模式,参宝乡的“麻哥”牌花椒现已在重庆贵州成都占有了一定的市场。有了销售市场和包装品牌,并且按生产标准生产九叶青花椒,会员的粗产品价值大增,每公斤九叶青花椒比原来提高4-8元的价格,会员及椒农得到了实惠,椒农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公司和协会按标准收购会员及椒农九叶青花椒,并进行精加工、包装,每公斤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10-20元。经过各方努力,现参宝乡“麻哥”牌九叶青花椒已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