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鱼城镇前蒋小学 > 公司动态 > “走神”问题的矫治

公司动态

“走神”问题的矫治

关键词:

鱼城镇前蒋小学

2014-06-16

 

有些同学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出现了“走神”现象。心理研究和教育实践发现,造成“走神”的原因,有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种:对学习的科目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明确,缺乏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等。
解决对策:缺什么补什么。
有些同学在学习上由于长期的懒散,导致基础薄弱。课堂上老师讲课犹如听天书一般,当然会觉得很没意思。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激励手段,就是享受学习上的成就感。有些同学会说,我学习一点不好,一考试就在班级和年级后面,我哪来的成就感?   
实际上,完成了自己的目标,看到了自己的收获就可以归为成就感。所以,建议有些同学,不妨降低学习目标,立足基础,抓公式、定理,抓典型题。只要是自己独立地完成了既定目标,就要看到自己的收获。我相信,只要看到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绩,你一定会愉快地学习下去。
 
 
第二种:自制力差,容易受环境的干扰,比如,同学说笑,家长看电视、玩电脑等。对于发生的新奇事情的热心关注都会引起注意力的分散。
解决对策:远离诱惑,增强抗干扰能力。
人有一种驱使自己追求轻松、快乐的本能。远离诱惑比面对诱惑、抵制诱惑时可能更为轻松。所以建议同学在不该看电视、玩电脑、说笑玩闹的时候,远离电视、电脑和爱说笑的同学。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诱惑也就自然而然对你失去了吸引力。
 
第三种:身体状况不佳也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比如,不吃早饭肚子饥饿、睡眠不足大脑疲劳、感冒生病体质下降等也会使注意力不集中。
解决对策:吃饱睡好。
学习是对体力和能量要求颇高的智力活动。科学的用脑,良好的饮食、睡眠习惯和健康的体魄有助于稳定注意力。
  
   第四种: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需要尽快解决但却尚未解决好的问题,盘旋在头脑中侵占了注意力。
解决对策:解决困扰自己的的题。
对于这种情况,就要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让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再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并要果断地解决掉那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
 
 
第五种:强迫思维和观念导致的“走神”。强迫观念和思维的产生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对自己期望过高,追求完美;体察敏锐并过于敏感;缺乏自信心,很少有愉悦感等。
这类同学在学习时头脑中出现了某种担忧的念头,走了神,于是竭力抗拒“走神”的发生。结果,越是抗拒,就越不能摆脱这些念头与烦恼。于是,开始责怪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强,并产生了无能为力、焦虑烦躁的消极情绪。这反过来又使当事人对“走神”的感觉越来越敏感,心里也就越苦恼.越苦恼也就越关注走神的感觉。于是注意和情绪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走神”现象非但不能消除.反而不断得到强化。
解决对策:对人不对症。
对于学习或考试中出现的这类由强迫思维导致的走神,最好的做法就是对人不对症——不要关注症状本身,而是要全力调整自身的态度和行为,也就是说要“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具体做法:
1.认识强迫思维的发生机制,减轻心理负担。要认识到走神不是自己无能,也不是精神错乱。走神有性格原因:过于追求完美,对什么事情都患得患失。
2.宽容地接受已经出现的走神问题。当走神和不安隋绪出现时,应该坚持“顺其自然”的原则,对“症状”不关注、不苦恼、不对抗,而是宽容地接受,任其存在和变化。
3.“为所当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最关键的环节是坚持“为所当为”的态度,凭借意志专心去做自己此刻应该做的事情,比如阅读、思考、答题。因为,我们的意志虽然不能直接支配和改变已经自动冒出的“走神”和不安隋绪状态,但是我们的意志却可以支配此时的行为。
4.对走神矫治效果的评价不是症状的有无,而是积极行为的完成状况。因此,在矫治的初期,不是看走神现象还出不出现,而是要看自己在仍然有“走神”出现的情况下是否做到了“为所当为”,是否完成了此时此刻应该完成的积极行为。即使仍然还有走神出现,但是基本完成了应该完成的行为就是矫治成功。
5.消除考试走神,克服预期焦虑是关键。考前要消除对“走神”的预期焦虑,保持积极的自我意象。与此同时,要按照上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方法,不在“走神”和焦虑情绪中挣扎,把注意力迅速地转移到答题上。
当然,还有几种辅助方法,如放松法:暂停学习,闭合双眼,轻轻对自己说“放松”。这样重复六次,并注意体验全身松弛的感觉,然后继续学习或答题。思维阻断法:脑海中默默地大喝一声:“别想了,没有必要!”然后,中断担忧和念头,投入学习。定时法:给自己规定一个专门走神的时间,大约一分钟,警告自己就在这一分钟内可以走神,其他时间绝对不可。任务驱动法:为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定量的任务,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一定的时间紧迫感,减少走神的发生。多感官协同法:学习时努力做到“五到”,即心、耳、手、眼、口多种感觉器官共用,即心里想,脑袋不断思考,耳朵听,口在说,眼在看,手在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多感官共用不仅减少了走神的发生,降低了大脑的疲劳,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企业文化更多
客服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