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鱼台县唐马镇人民政府/鱼台唐马 > 工作动态 > 唐马镇法德相济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

工作动态

唐马镇法德相济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

关键词:

鱼台唐马人民政府

2016-12-02

   唐马镇坚持法德结合,多措并举,大力开展依法治镇和以德治镇,将依法治镇与以德治镇有机结合、法治宣传与道德教育同步进行,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良法和美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着力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有效提升全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为建设平安、幸福、和谐新唐马提供法治保障和道德支撑。
  多措并举
  打造法德建设主阵地
  该镇大力开展依法治镇和以德治镇,以“七五”普法活动为契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打造法德建设的主阵地。
  成立镇村法治宣讲队。该镇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任队长的法治宣讲队,村、社区、单位、企业、学校成立相应的法制宣传队,每队成员由10名法制宣传员组成;法制宣传队以普法宣传为主导,将综合治理、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特殊人群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妇女儿童及残疾人合法权益等工作融入其中,由司法所、综治办负责法制宣传队的法制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每季度组织一次法制宣传员培训,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法制宣传活动。
  建设法德文化长廊。该镇在镇驻地,将各普法责任单位职责范围内的法律法规一体宣传;建设法德文化长廊,将法律知识与道德内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有机融入文化长廊,派出所、司法所、各学校建设了标准化的法德文化长廊。
  建设法制一条街和文化广场。该镇在农村,依托28个行政村原有的文化广场阵地,通过“善行义举四德榜”、政务公开栏、宣传橱窗、宣传牌、宣传栏、漫画等各种形式,将法律知识和道德内容有机融入其中,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之余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德教育;各村、社区的街道两旁、文化广场建成了法德文化主题街、法德文化广场,成为群众日常学法弘德的重要阵地;同时,设立警示教育展厅,在镇政府一楼和三楼会议室建立了警示教育展厅,用文字、图画、案例等形式,展示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常用法治内容,以案说法,以案说纪,以案警示,以案教育。
  深入实施法德“六进”活动。该镇结合法律“六进”活动,深入实施法德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等“六进”活动。
  建立覆盖全镇的“法德讲堂”。该镇在机关、社区、单位、学校、企业和村居、社区建立了 “法德讲堂”,定期开展法德宣讲活动,把法德教育的内容大众化、多元化、具体化、实践化。
  “一格一长”
  密织覆盖全镇综治网
  该镇将全镇28个行政村划分成6个大网格(管区),28个中网格(行政村),61个小网格(自然村);根据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亲缘相连的特点,将小网格划分成697个微网格(巷),每个微网格(巷)由村民推选出1名网格(巷)长,每个网格(巷)长负责10户左右的村民,并在本网格(巷)内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站岗巡逻、特殊人群管理、民情信息采集分析上报等工作。
  在每个网格(巷)内,充分发挥网格(巷)长、村干部、治安员、社区民警、乡村“五老”、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员的力量,实行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服务,着力打造“社情民意在网格(巷)中走访、群众诉求在网格(巷)中解决、干群关系在网格(巷)中融洽、社会稳定在网格(巷)中构建”的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今年以来,各网格(巷)长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00余件,利用网格化信息化获悉的信息,为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线索32条,及时成功化解矛盾26起、处理突发事件12起。
  群策群力
  共创法德治镇新举措
  该镇充分发挥村级“夕阳红”调解室的作用,引导调解员把法律的刚性约束与道德的柔性规范结合起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切实履行好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息联络员、特殊人群管理员“四员一责”职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依托“阳光信访”网络系统,设立镇信访会商室,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值班制度,悬挂高标准信访规范制度展板,配备专职信访人员,配齐办公设备;村村设立信访事项代办室,每村明确一名信访事项代办员,设立台账,做好群众初访问题的分类和上报,引导群众依法逐级有序反映问题;建立镇孝贤调解室和调解中心,成立镇调委会和村级调委会,设立镇村调解员105人,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定期开展法律服务活动,让群众足不出村享受法律服务。
  该镇还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着力推进警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将服务力量下沉到最基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着力推进法律援助进社区,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村村通”工程,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备法律援助联络员,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援助活动,打造民生工程;警务服务进社区,各社区、企业成立警务室,确定警务联系人,落实民警职责,公示服务内容和电话,并有专人在警务室坐班,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机关干部进农户,将全镇副科级及机关干部分片包保,落实职责,具体到管区、到村、到户,并公示包保人员信息,制作便民联系卡,制定值班表,每天轮流在村办公室值班,与村干部一起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群防群治、培训调解员、法治宣传、参与社会治理、平安创建,全力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
  法德相济
  开启德治建设新模式
  该镇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社会风尚,为依法治镇培育丰厚的道德土壤;同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力培育以“鱼台孝贤文化”为核心的人文品牌,进一步增强公民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筑牢“德治”根基,努力构建人民群众美好精神家园。
  推广普及“道德讲堂”。该镇各村、单位广泛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道德讲堂”活动,引导人们省身修德、自我提升;实施“一月一堂”、“一堂一档”,以图片、文字、演讲等形式反映道德讲堂开展情况。
  选树宣传道德模范。该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在大力实施“四德”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广大村民开展“最美唐马人”推荐评选和宣传表彰活动,培养挖掘遵纪守法、科技致富、外出务工、为民服务等方面的典型,在县内外主要媒体上广泛宣传,使其在推进依法治镇与以德治镇中发挥带头作用;通过表彰宣传在新农村各项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创造出的新经验,推动“法治镇村”创建,引领形成“讲道德、做好人”的良好风尚。
  全面建设诚信体系。该镇针对农村发展的实际,针对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实际,在全镇广泛开展了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文明信用企业、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和谐家庭、“法治示范村”等评选活动,不断改进和创新评选工作机制和评选标准,在全镇上下大力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该镇进一步加大对各相关部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检查力度,建立健全检查监督机制,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目标责任制,纳入法德创建的重要内容,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开展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反对“黄、赌、毒”等歪风,消除社会不安定隐患。
  深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该镇突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文艺演出进村活动,重点组织各村开展自己的文艺演出、广场舞比赛、童谣传唱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把传统经典送到干部群众的心里,把“传统节日”过成法制节、德育节、文化节、爱国节、传承节,宣扬节日文化,营造浓郁氛围。
  开展文明礼仪宣讲教育。该镇利用法德讲堂和道德讲堂阵地,重点围绕文明言行、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执法等四个环节,在全镇干部群众中广泛、定期开展“文明礼仪宣讲”活动,倡导知行合一的文明意识。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该镇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以“3·5”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活动为契机,集中组织志愿服务队进村、进社区、进敬老院,开展敬老、爱幼、助残、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志愿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