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鱼台县罗屯镇人民政府/鱼台罗屯 > 工作动态 > 用心用力谋发展 少说多干抓落实

工作动态

用心用力谋发展 少说多干抓落实

关键词:

鱼台罗屯政府

2013-10-15

  “孩子上户口,新农合、新农保办理,不用麻烦书记乡长,便民服务大厅一站搞定!”在全县开展的“提升工作效能,提升决策执行力”活动中,罗屯乡党委、政府把“双提升”作为融情于民、致富于民、方便于民的“民心工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百姓致富为基点,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焦点、疑点、难点、热点问题,呈现可喜局面,收到丰硕成果。

  服务一站式

  “两年前为大儿子办结婚证和生育证时,到村里、乡里跑了几个部门,花了几天时间才办完;如今为小儿子办结婚证和生育证,把户口簿和身份证等手续交给民生服务大厅,半晌就办好了,这民生服务大厅真是方便啊!”该乡大闫村的闫社古一边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刚办好的证件,一边高兴地说。

  4月中旬,记者走进罗屯乡便民服务大厅,行政、民政、财政、计生、农经等10余个窗口一字排开,涉及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该乡以惠民便民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始终把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把大厅工作人员的作风纪律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中心工作,健全完善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以服务群众为核心,着力构建公共便民服务体系。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去年该乡又投资20万余元,对大厅进行了改建、装修,更新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配备了财务管理软件,明确专人办理各项补贴业务;设立了信访接待、民政救助、汽车摩托车下乡、粮食直补、新农合、新农保、劳务技能培训及输出、法律援助、户籍办理等9个服务窗口,将各项惠民业务集中在大厅办理,有效解决了涉农服务项目多、机关办事程序繁琐、群众办事难等突出问题,倾力打造周到热情的服务平台。

  大厅成立以来,接待群众11000余人次,办理各种事项6200余件,接受政策咨询2200余人次,发放小麦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194万元,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58万元,民政抚恤金40万元,低保、五保 106万元,新农合补助420万元,发放农村养老金160万元,真正架起了党的惠民政策与老百姓之间的桥梁,让农民尽享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

  承诺公开晒

  “我承诺,今年硬化沈集至骆庄1000米公路,实现各村组道路全部硬化,主要街道安设路灯,方便群众昼夜出行……”3月21日,该乡沈集村党支部书记王常义在“我工作,我承诺”会议上郑重 “亮”出了承诺。据了解,像王常义这样公开承诺的还有副科级领导、总支书记、部门站所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等100余名干部,他们纷纷晒承诺,表决心,力促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扎实做好机关党员干部管理工作,该乡把开展“我工作、我承诺”作为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双提升”活动的重要方式,制定了“我工作,我承诺”活动制度,每位党员干部从思想、工作(包括工作目标,工作作风等)、纪律等方面进行实事承诺,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意识高度,拓展党员干部的眼界和视野,使党员干部为谋发展、促跨越提供更加可行及实用的好思路和金点子。

  该乡还采取定性与定量、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乡机关干部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年底对干部践诺进行考核,将干部的工作业绩与绩效工资挂钩,对完成好的重奖,对完成不好的扣发绩效工资,动员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务实苦干、全力赶超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把铮铮誓言落实到行动中。

  骑车接地气

  “叮铃铃……”4月18日一大早,随着一串串自行车铃声地连续响起,该乡所有包村干部骑上乡政府配备的“专车”,向所包村进发。这是该乡创新服务机制,改变干部乘车进村工作不深入、干群关系不融洽现象的又一举措。

  “骑自行车进村工作,干部轻车简从的形象深得民心,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更贴近了,为民解忧更务实了。”该乡主要领导如是说。

  机关干部骑自行车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深入施工一线,面对面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真正做到了干部往下访、方法为下想、事情在下办,在最短的时限内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金清线罗屯段年久失修,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资金600多万元进行了重修;去年的大旱和大涝,党委政府及时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抗灾自救,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对全乡的排灌站进行维修,对主要的地下排水沟进行了疏浚,对桥、涵、闸进行了重修。

  “面貌变不变,领导是关键”。在每一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党委政府班子成员都深入第一线,亲历亲为,以身作则;在急难险要的关键工作中,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以务实苦干的作风,带动和影响干部群众,全力全速推进工作,抓好落实。

  全力上项目

  “很多地方都是我们打电话找领导要求帮助解决困难,现在可不同了,乡党委政府主动给我打电话,还经常来企业调研,现场解决困难……”该乡苏源纺织公司经理吴云深有感触地说。

  该乡以改善环境为重点,营造服务的高地、政策的洼地,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从项目立项、环评到一切证照和相关手续都由机关干部帮助办理,形成了企业围墙以外的事情都有政府代办、全程跟踪,一条龙为落户企业服务的机制。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视客商为亲人,利用节庆日多次对投资者进行回访,还经常深入企业了解项目进度,举全力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不断丰富 “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的新内涵,千万百计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放心、舒心、安心”的投资环境,使项目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该乡还以“零距离、零关系、零障碍”为目标,引导干部树立“在政府上班是服务企业的干部,到企业帮扶就是企业的亲人”的思想,设身处地为企业解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招商引资、扶持企业发展的意见、办法,对重点企业实施保护,打造创业的“乐土”,营造企业的“温室”;规划建设了占地360亩的中小企业创业园,目前,地上附着物已经清理完毕,园区道路路基建设正在施工。近两年,该乡仅基础设施投入就达100余万元;《罗屯乡招商引资奖惩办法》的出台,全乡56名干部缴纳抵押金74000元;坚持以商招商,由科级干部牵头组成的6个招商工作组,重点围绕培植棉花加工、纺织企业,力促形成集聚型规模优势,确保今年全乡达到8万纱锭,力争达到10万纱锭、织布机200台;全年新上项目14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个,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

  风清气正好扬帆。该乡以 “提升行政效能、提升决策执行力”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维护稳定是干部的本能,抓好党建和计划生育是干部的基本职能,发展经济方显干部水平”的工作理念,严格遵循“忠于职守、用心用力、少说多干、狠抓落实”的工作要求,认真执行“务实、高效、精细、一流”的工作标准,坚持“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鲜明用人导向,继续发扬“5+2”、“白加黑”精神,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他们过硬的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必将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企业文化更多
客服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