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山东藏獒网 > 公司动态 > 妙龄女郎养藏獒养出千万身家

公司动态

妙龄女郎养藏獒养出千万身家

关键词:

山东藏獒淄博藏獒

2014-12-12

妙龄女郎养藏獒养出千万身家

供图:chenwenlai

妙龄女郎养藏獒养出千万身家

袁巧玲在獒园与藏獒朝夕相处

妙龄女郎养藏獒养出千万身家

袁巧玲与她养的价值不菲的藏獒


  今年4月,大连市藏獒展,她养的一只幼獒以300万元的价钱成交;而另一只名为“350”的幼獒,更卖出了500万元的高价!

 

  一个打工妹,演绎了一段创富神话

  今年4月18日,大连市藏獒展。最火爆的名獒展区,千万元级别的明星藏獒集体亮相,来宾们纷纷驻足观看。一位姓袁的贵州商人,对一只幼獒十分感兴趣,随即提出了购买意向。经过几轮的价格磋商,最终以300万元的价钱成交。而令购买者惊讶的是,这只价值不菲的幼獒的主人,竟是一位年轻的姑娘袁巧玲。

  在藏獒展前一个月,袁巧玲的另一只名为“350”的幼獒,更是卖出了500万元的高价。她说,之所以用“350”给幼獒命名,就是想让它将来卖出个“奔驰350”的价格,没想到竟然翻番了。而目前她手头,还有3只嗷嗷待哺、价值不菲的幼獒!掐指算来,她已然跨入千万富婆的行列。

  面对巨额财富,年仅29岁的袁巧玲却只是淡然一笑。回想过去的“峥嵘岁月”,她心头涌动的更多是感慨。

  1

  放弃读大学,到餐馆刷盘子

  2001年7月,一脸稚气的袁巧玲,迈着青葱的脚步,从黑龙江鸡西市农村来到了大连。18岁的她,虽考上了大学,却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放弃求学梦,只身来到大连打工。她要供弟弟上学,还要担起养家的重任。

  她来到解放广场求职市场应聘,看到好些企业的要求都标示“大学本科以上”,她有些懵了。

  没有文凭,没有技术,在大连又举目无亲,袁巧玲一筹莫展。一晃来到大连5天了,兜里的钱所剩无几,她开始为生计发愁。

  她一路漫无目的地走着,想着父母的期许,一面感慨生活的不易。突然,看见路边一家小饭店门外贴着“招聘启事”,进屋一问,招服务员,月工资700元。她没有嫌钱少,终于有了容身之所,她为此庆幸。

  当上了服务员,她并没感到累,尽管像牛一样每天工作11个小时,端菜,收盘,洗碗,拖地;但令人痛苦的是,有些吃客见袁巧玲姿色颇佳,有意无意地喜欢用“咸猪手”“揩油”,初涉社会的袁巧玲哪见过这阵势,倔强的她,虽从不当着客人的面流泪,但是,转身回到后厨,委屈的泪水就忍不住喷涌而出。

  老板发给袁巧玲第一个月的工资,她自己只留下50元,其余全部寄回千里之外的老家。

  某天,店内没有客人,袁巧玲随手拿起一本杂志认真读起来。或许是被文章吸引,进来位客人她都没发现。里间的老板见状,呵斥袁巧玲:“看什么破书!快招呼客人。”袁巧玲歉意地起身忙乎起来。客人是个40左右的知性女子,见袁巧玲如此嗜书,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朝老板摆摆手,“不碍事。”她热情地问袁巧玲:“看什么书呢?”袁巧玲不好意思地把《市场营销》递了过去。

  那女子面露惊讶,不禁夸奖道:“年轻人多读书有好处。”站在一旁的老板揶揄道:“一个端盘子的,读再多的书有毛用。”那女子正色道:“小妹妹,没有梦想的人,才是最穷的人。”她又把脸转向老板:“谁也不会端一辈子菜盘子。”

  闻言,老板闭上了嘴。

  晚上,袁巧玲回味那位食客的话“没有梦想的人,才是最穷的人”,思绪万千。

  她意识到自己在服务员的岗位上很难有发展,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忧虑。

  2

  主管给“小鞋”穿,转做售楼小姐

  很快,她跳槽到中国移动一家营业厅当营业员,卖手机等通讯产品。由于她为人热情、坦诚,业绩提升很快。当月,她的绩效工资就达3000多元,第一次体会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快乐。

  袁巧玲专注于业绩,忽视了周围的人际关系,主管见她是个打工妹,对上级“不闻不问”,不懂得恭维,于是开始给她“小鞋”穿。一次,明明是袁巧玲下的单,主管偏说是另一个营业员先接待的,提成要分一半。明知自己受气,为了生活还得忍。紧接着,他们柜台几个员工的底薪都涨了,唯袁巧玲还是原地踏步。她询问主管,主管眼皮都不抬一下,只敷衍地答:“我问问总公司去。”袁巧玲心知肚明,是谁在作祟。

  一天,下班前,主管又单独留下袁巧玲搞卫生,要是以往,袁巧玲也觉得没什么,但这次她明显感到主管是在耍她,她必须反击,“主管,我要是什么都顺着你,你会继续拿腔作势欺负人。不过你要知道,这地球是转着的,一个人不会永远站在倒霉的点上,一个人也不会永远可怜巴巴地靠乞求讨生活。”说完,脱下工作服,倔强的袁巧玲辞职不干了。

  其实,职业敏感度相当高的袁巧玲,早就发现大连房地产异常火爆,她决定投身其中。

  2005年3月,袁巧玲跳槽到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当上了售楼小姐。此时,正好赶上房地产火爆,购房者蜂拥而至,下单快、多,提成比想象中还要多。这时,她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我要把销售做到极致。要凭自己的能力赚最多的钱,我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我要这个城市承认我,我要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她就攒下了一笔钱,还在大连购买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并把远在黑龙江的父母接了过来。

  因为业绩突出,袁巧玲很快被提拔为公司办公室主任。

  但变身为白领的她,起初的兴奋过后,开始迷惘:这是我要的生活吗?她并没有太多成就感。

  或许是在城市生活久了,袁巧玲反而开始怀想那乡村散漫、真实的生活。

  3

  一则新闻,改变打工妹命运

  2008年2月的一天,喜欢读书看报的袁巧玲,被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藏獒救主”的报道感动了。她边哽咽边想,我要有一个藏獒伙伴该多好啊。通过查阅资料,她了解到藏獒是世界上最名贵犬种之一,对藏獒又多了一份神往。

  无巧不成书。半个月后的一天,袁巧玲在当地一家都市报招聘版上,看到有獒园招聘饲养员,几乎没有犹豫,她立即动身,来到大连金州区的槐之乡獒园应聘当饲养员。

  得知她的决定,家人和好友一致反对。一个打工妹,好不容易奋斗到坐写字楼、穿制服的白领位置,怎能再走回头路,去做又辛苦又累的饲养员呢!

  但袁巧玲却着了魔般投入其中,感觉未来的职业生涯既刺激又神圣。

  4

  与獒共处,被咬掉十多公分的皮肉

  当正式成为饲养员后,她才真正尝到了其中的艰辛。由于藏獒不喜洗澡,它们身上有强烈的臊味。一走进獒舍,一股刺鼻的、令人作呕的气息扑面而来,袁巧玲忍不住用手捂住了鼻子。打扫狗舍时,因实在受不了獒的气息,更一次次呕吐起来。

  一次,她正准备给一只母獒喂食,由于彼此不熟,那獒突然站立起来,向她咆哮,那声音如同闷雷炸响,那毛发竖立的样子,当即把袁巧玲吓得瘫坐在地。她那失魂落魄的样,更激发了獒的兽性,越发大声地向她狂吠起来,她只好落荒而逃……

  袁巧玲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太冲动。

  倔强的她问自己:我要退缩吗?默想几分钟后,又给自己鼓气,坚持!坚持住。

  为了和藏獒建立感情,袁巧玲给每一只藏獒都起了“小名”,在喂食的时候,喊着它们的名字,用柔和的语气和藏獒聊天,一天,两天,三天;一月,两月,三月……和藏獒混熟了的袁巧玲,终于大着胆子,战战兢兢地尝试摸了摸藏獒的头,没想到,藏獒居然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信心大受鼓舞的袁巧玲,从此更加卖力。

  藏獒的饮食特性、饲养条件、健康状况、吃喝拉撒……袁巧玲都一一记录在案,仔细研究。她把所有的关爱都投放到藏獒身上。

  在很短的时间内,袁巧玲就掌握了藏獒的生活习性,并且跟这些凶猛的动物成了朋友。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一天,她要喂食一个产后的母獒,此时的母獒特别警觉,袁巧玲刚蹲下,那獒就突然朝她扑了过来,她本能地用手一挡,那獒竟把她衣服撕了,并一下咬掉了她右胳膊上十多公分的皮肉,血哗哗直流不止,袁巧玲忍住痛,不断地喊这只獒的小名:“瑶瑶!瑶瑶!”那獒听见熟悉的声音,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停止了扑咬,用头不停地蹭袁巧玲,表示难过。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看着样子懊悔的母獒,袁巧玲顿时忘记了手上的痛,反而感到有些欣慰了……

  至今,这块伤疤还留在她身上,袁巧玲称之为“幸福的印记”。

  5

  发现商机,入股养藏獒

  在与这些藏獒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袁巧玲与獒产生了感情,更从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

  “身价上百万元的顶级纯种藏獒,配种一次都是5万~10万元。一只种公獒一年可以配种20多次,有三四年的最佳配种期。一只獒仅配种带来的收入就能达到三四百万元。”袁巧玲悄悄算了一笔账:藏獒最高寿命可达16年。繁育时间按10年计算,平均每年育幼獒5只,10年可育幼獒50只,而品相好的幼獒至少要卖到4万元一只。

  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跟老板谈合作,入股养藏獒。

  于是,她东挪西凑筹措了20万元准备投身藏獒寄养。

  面对袁巧玲的软磨硬泡和她东凑西借的20万元,獒园总经理张谦明终于答应了。不过,最后老板说,这不能算是入股,权当是寄养。于是,袁巧玲就买了一只母藏獒寄养在自己打工的獒园。

  其实袁巧玲有自己的“小九九”。选择寄养这种方式,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养藏獒需要场地、技术等,这些是自己所不具备的,但是在獒园里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还有,藏獒如果要配种或者转让,自己没有这样的平台和交际圈,而藏獒园的老板是圈里的老人了,有许多这样的高端客户,可以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

  6

  两个月卖两獒,800万元落袋

  资金到位了,老板也同意“寄养”,可是购买藏獒却是一门高深学问。经过这几年的浸淫,袁巧玲慢慢明白了挑选藏獒的“道道”。是不是纯种藏獒,一是看毛色纯不纯,上等毛色无杂毛;二是头相,脸部要方方正正;三是看骨量,腿部要粗壮,有力。还要观察它的精气神、聪明度、忠诚度;走路是否四平八稳,有王者风范。当然,在獒发怒时,它的尾巴是否能立起来,尾巴毛是否如菊花盛开……这些条条框框一圈,自然会淘汰掉许多伪藏獒。

  2011年1月。袁巧玲跟随老板等一行人来到青海找寻真正的纯种藏獒。

  这天,他们来到美丽的金银滩大草原深处,路过一牧民家,突然从斜刺里冲出几只獒,但在主人的呵斥下,它们停止了攻击。这时,在这三五只獒里,有只黑色幼獒引起了袁巧玲的注意,有意思的是,那獒也与袁巧玲对视,一副不认生的样儿。袁巧玲再仔细观察,心里一阵狂喜:天啊!纯种藏獒!

  她与同行的老板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之后,主动与牧民攀谈起来,很奇怪,那纯色黑獒竟然走到袁巧玲身边,用头部蹭了蹭她,表示友好。牧民也感到惊讶,说它与袁巧玲有“缘分”,于是同意出售。经过一番叫价,最后以20万元成交。

  一路上,这獒跟袁巧玲形影不离,忠诚异常。袁巧玲给它起名“小黑”。只叫了三五遍,那獒就知道是自己的名字。一听见“小黑”,它就乐颠颠地跑到袁巧玲跟前“卖萌”。那个聪明,叫袁巧玲欣喜不已。

  2011年10月底,小黑与一只金色纯獒“相爱”了。一周左右,“小黑”阴部开始上缩软瘪,可以看到有少量的黑褐色液体排出,食欲不振,性情恬静。在2-3周后,乳房开始逐渐增大,食欲大增;有时会出现偏食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小黑”要当妈妈了。

  2012年1月11日,“小黑”下了一窝崽儿,三公两母。

  要照顾好母獒,必须随时随地地跟着它们。袁巧玲吃住在獒舍。因为是冬天,手都冻坏了,但她没有喊过一声苦。看着它们一天天大了,围着袁巧玲转,她就会特别高兴,什么苦呀,累呀,无所谓,值了。

  今年4月,她任职的獒园参加了大连市的藏獒展活动,一位贵州商人,以300万元的价钱,买下了袁巧玲饲养的一只幼獒。

  而那段时间,她一直兴奋不已,因为她的另一只名为“350”的幼獒,不久前才刚卖出了500万元的高价。

  “真没想到,两只小藏獒竟让我一下子暴富了。”袁巧玲说。当獒园的老板把消息告诉她时,她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现如今,她的另一只幼公獒也已经被人定购。如果成交的话,那她可真的成为千万富婆了。

  在袁巧玲的身上,有很多标签:打工妹,饲养员,创富神人。但在袁巧玲看来,这些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个阶段。“不必刻意去追求,生活就是简单随性,别人怎么说,不用介意,记得感恩就好。”

  2012年7月9日,袁巧玲告诉记者,她新近又收养了一公一母两只幼獒,她要把养獒当作自己未来的事业,将来成为这个行业的翘楚。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企业文化更多
客服中心
网站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