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1 > 公司动态 > 般若心咒

公司动态

般若心咒

2013-02-04

般若心咒

 

 

  般若心咒

  【般若】

  梵语prajn~a^。(一)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即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亦即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即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以种类而言,般若有二种、三种、五种之别,二种般若有如下之三者;

  (一)共般若与不共般若。

  共般若,即为声闻、缘觉、菩萨共通而说之般若;不共般若,则仅为菩萨所说之般若。

  (二)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

  实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所观照一切对境之真实绝对者;此虽非般若,但可起般若之根源,故称般若;观照般若,即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之智慧。

  (三)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

  世间般若,即世俗的、相对的般若;出世间般若,即超世俗的、绝对的般若。

  又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则称三般若。

  方便般若系以推理判断,了解诸法差别之相对智;文字般若系包含实相、观照般若之般若诸经典。又实相、观照、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般若智慧之对象的一切客观诸法)、眷属般若(随伴般若以助六波罗蜜之诸种修行),则称五种般若。

  般若心咒(汉传)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心咒(藏音)

  噶雅他嗡,噶帝噶帝,波呐噶帝,波呐桑谟,噶帝,波帝雅,娑诃。

  梵音罗马拼音转写:

  om gate-gate para-gate parasan-gate bodhi svāhā

  ong gedei-gedei bala-gedei bala-san-gedei bo-di s-wa-ha

  用普通话汉字念出就相当于:

  嗡,戈嘚-戈嘚,叭达啦(合二)(弹舌音)戈嘚,

  叭达(合二弹舌音)啦,散戈嘚,博滴,娑哇(合二)哈。

般若心咒

 

 

  《般若心咒》来自《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心咒”全称“般若佛母心咒”也就是《心经》里说的: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持诵般若心咒时要以至诚心、书写读诵,才可以如法修行成就。

  

 

  般若心咒是什么意思

  般若:

  梵语prajn~a^。(一)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即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亦即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即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以种类而言,般若有二种、三种、五种之别,二种般若有如下之三者;

  (一)共般若与不共般若。

  共般若,即为声闻、缘觉、菩萨共通而说之般若;不共般若,则仅为菩萨所说之般若。

  (二)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

  实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所观照一切对境之真实绝对者;此虽非般若,但可起般若之根源,故称般若;观照般若,即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之智慧。

  (三)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

  世间般若,即世俗的、相对的般若;出世间般若,即超世俗的、绝对的般若。

  又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则称三般若。

  方便般若系以推理判断,了解诸法差别之相对智;文字般若系包含实相、观照般若之般若诸经典。又实相、观照、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般若智慧之对象的一切客观诸法)、眷属般若(随伴般若以助六波罗蜜之诸种修行),则称五种般若。

  [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解脱道论卷九分别慧品、粱译摄大乘论卷中、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卷七十二。

  

  “般若心咒”全称“般若佛母心咒”也就是《心经》里说的: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藏语的念法是:“噶雅他嗡,噶帝噶帝,波呐噶帝,波呐桑谟,噶帝,波帝雅,娑诃。”噶雅他嗡就是即说咒曰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段为密说,即秘密分。这是心无分别,不可思议的行法。佛经有显分、密分之别。经文为显说之咒语,咒语为密说之经文。经文之意为显分,经中之真言为密分。显分可以言说,可以解释,表明其意思内涵。密分则不可解说,因一落言诠,就成分别,就有思想,反而添知加见,有损佛说的本义,而使行人心乱了。所以,咒语一般都不解释。但此经是自利利他的,终不能离开众生,不能离了大悲本愿,故将咒文略说一二:

  揭谛揭谛——度过去呀,度过去。

  波罗揭谛——向彼岸度过去。

  波罗僧揭谛——大家一同向彼岸度过去。

  菩提萨婆诃——速速证到菩提。

 

般若心咒

 

 

  般若心咒注音

  

  般若心咒语注音:om gategate paragate parasangate bodhi svāhā

  

  般若心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般若心咒

 

 

  什么是般若心咒

  般若心咒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即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亦即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即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佛从法生,故法即是佛母。

  在密教,能产生诸佛、诸菩萨者,将之神格化,称为佛母、佛母尊。

  如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并给予诸佛一切智,有示现世间相之作用,故将之神格化,称为佛眼佛母,乃金胎两部之总母。

  般若心咒(汉传)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心咒(藏音)

  噶雅他嗡,噶帝噶帝,波呐噶帝,波呐桑谟,噶帝,波帝雅,娑诃。

  《心经》可以说是学佛人最熟悉的经文了。

  绝大多数修学人对之可谓朗朗上口,这短短的200多字,凝聚了诸佛般若智慧的精华,可以说是大部般若经的浓缩,实为诸佛大秘密藏。而经文后的心咒亦为佛弟子们广为传诵。

  关于心经,在历史上,还有不少法师译过此经,经文都较长。而现在一般流通较广的算是唐玄奘法师所译的本子,是最短的了。经文后的心咒根据古德译经原则,只音译而非义译,本文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心咒的发音问题谈一些感想。

  关于般若心咒的译音问题

  本咒全名为般若佛母心咒,全咒含摄般若心经经义,如经所说是在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本咒在玄奘译本中音译为“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参考其他译本的音译,发现其中出入甚大。比如:

  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音为:“蘖谛 蘖谛 波罗蘖谛 波罗僧蘖谛 菩提 娑婆诃”

  三藏沙门智慧轮译音为:“唵 誐帝 誐帝 播啰誐帝 播啰散誐帝 冒地 娑缚贺”

  三藏沙门法成译音为:“峩帝 峩帝 波啰峩帝 波啰僧峩帝 菩提 莎诃”

  把此四个译本比较来看,如果以我们现在通行的普通话拼音来论其发音,如“揭谛”“蘖谛”“誐谛”“峨(与“峩”同)帝”,“帝”“谛”音以及“誐”“峨”音可以说是接近的。而“揭(jue)”、“蘖(bo)”、“峨(e)”三字的发音可以说是相去极远。还有诸如“僧(seng)”与“散(san)”,“婆(po)”与“缚(fu)”。我们知道,经典中的咒语,都是佛菩萨在说法时,依当时印度的古梵音诵出的,自然不会有差距的存在。

  依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卷二》云:“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寓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浸广。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中印度特为详正,辞调和雅,与天同音。气韵清亮,为人轨则”。梵音是劫初之时,由大梵天王所制,通于天音而传于人间,能直接与诸天相通,可以说算是宇宙之音了,虽在其流通过程中,由于地域不同,而稍有变化,但“语其大较,未异本源”,因为佛菩萨说法时诵出的诸部陀罗尼,也是依梵音诵出的,

  因此,当我们诵咒时,如果能以梵音诵持,就能更好的与宇宙法流相通,与佛菩萨及诸护法相交感,这一点,古代译经大德们当然也是很清楚的,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佛经都是在有唐一代译出,特别是密乘经典。因此,陀罗尼真言的发音,虽是不同的大德所译,音或有出入,但理应不至于相去太远。然而,诸如上面所说,如果把诸位译经大德所译的译音用现代汉语拼音的发音诵出,就会相差很远,为什么呢?原因出在哪?

  原因就出在我们现在普遍流通的用汉语拼音发音的普通话语言与唐时期的依河洛一带方言发音的官方语言间的差距。比如我们普通话念成po的“婆”和念成fu的“缚”,

  古时都有另一个念法,就是都有念成wa(哇)的发音。“娑婆诃”或者“娑缚诃”中的“婆”和“缚”,在这里都应念成wa(哇)的发音。很自然的,“揭”、“蘖”、“峨”在唐朝时的官话中其发音也应该是很相近的,相当于ga或ge的发音,而不会象现在的普通话发音那样相去那么远。所以,如果能以唐时的官话发音诵持陀罗尼,一般来说,与原梵音虽说有出入,但相对来说还是较为接近的,但如果是以现在的普通话的拼音发音来诵咒,那就真是会变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越走越远了。

  此咒破十恶、五逆、九十五种邪道。若欲供养十方诸佛,报十方诸佛恩,当诵‘观世音’、‘般若’百遍千遍无间,昼夜常诵此经,无愿不果”。

般若心咒

 

 

  般若心咒感应

  般若心咒可以说是学佛人最熟悉的经了,绝大多数修学人对之可谓朗朗上口,这短短的200多字,凝聚了诸佛般若智慧的精华,可以说是大部般若经的浓缩,实为诸佛大秘密藏。而经文后的心咒亦为佛弟子们广为传诵。

  在历史上,还有不少法师译过此经,经文都较长。而现在一般流通较广的算是唐玄奘法师所译的本子,是最短的了。经文后的心咒根据古德译经原则,只音译而非义译。

  念般若心咒时,只要我们一心祈请诸佛菩萨加持,一心专意持诵,都自有其相应的效验的。效验大小,持诵者的精进力、专致力和信心也将会起极大的作用,即使不准,如果发心诚恳、持心专一的去做,也有机会感得佛菩萨示现传授正确的咒文或咒音,此诚是佛菩萨慈悲之处也。

  总之,末法时代,去圣时遥,咒音咒文变得越来越偏离原来面貌,但能接触到佛法并能信受已是莫大之福报了,如果有机会学习梵音诵咒,自应努力修学,如果没有机会,能精进专一的依一些“不准确”的发音去诵咒,只要功夫到了,精诚所致,玉石为开,从而也一定会有感应的,也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的,这点信心一定要有。《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言道:“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呪,即得除灭。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唯除一事,于呪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如果信心不足“于咒生疑”则乃至小罪也不能除灭,况重罪。由此可见信心之重要了。当然除了信心,还有生心能与佛菩萨心相应才行,如果一边诵咒一边起恶心,那这咒也决定是不灵的,不过那也可以成为未来菩提之因。

  虽说只要有信心和有日久的功夫,依普通话拼音而诵出的“不准确”发音的咒也会有小有效验之日,但究竟而言,此非正确诵持,所以,诵持者只宜自持,虽出于热心也不宜到处流通传播,更不宜在网络上流通传播,因为这样传播范围更广,除非有自己传承上师的恩准而在同门的小范围中流通。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维护真言陀罗尼的正确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令无信心者、不善者及有疑虑心者持诵后不验而造成谤法之罪愆,其实,这也是佛制密法要对机而授的原因,这是为了慈悲众生慧命所行的制戒,非佛菩萨不慈悲也,此理应知。

般若心咒

 

 

  般若心咒的功德利益

  《般若心咒》来自《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心咒”全称“般若佛母心咒”也就是《心经》里说的: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持诵般若心咒时要以至诚心、书写读诵,才可以如法修行成就。

  般若心咒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即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亦即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即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以种类而言,般若有二种、三种、五种之别,二种般若有如下之三者;

  (一)共般若与不共般若。共般若,即为声闻、缘觉、菩萨共通而说之般若;不共般若,则仅为菩萨所说之般若。

  (二)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所观照一切对境之真实绝对者;此虽非般若,但可起般若之根源,故称般若;观照般若,即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之智慧。

  (三)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世间般若,即世俗的、相对的般若;出世间般若,即超世俗的、绝对的般若。又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则称三般若。

  般若系以推理判断,了解诸法差别之相对智;文字般若系包含实相、观照般若之般若诸经典。又实相、观照、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般若智慧之对象的一切客观诸法)、眷属般若(随伴般若以助六波罗蜜之诸种修行),则称五种般若。

般若心咒

 

 

  般若心咒的修学方法

  般若心咒可以说是学佛人最熟悉的经文了。绝大多数修学人对之可谓朗朗上口,这短短的200多字,凝聚了诸佛般若智慧的精华,可以说是大部般若经的浓缩,实为诸佛大秘密藏。而经文后的心咒亦为佛弟子们广为传诵。

  关于心经,在历史上,还有不少法师译过此经,经文都较长。而现在一般流通较广的算是唐玄奘法师所译的本子,是最短的了。经文后的心咒根据古德译经原则,只音译而非义译,本文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心咒的发音问题谈一些感想。

  一、关于般若心咒的译音问题

  本咒全名为般若佛母心咒,全咒含摄般若心经经义,如经所说是在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本咒在玄奘译本中音译为“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参考其他译本的音译,发现其中出入甚大。比如:

  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音为:“蘖谛 蘖谛 波罗蘖谛 波罗僧蘖谛 菩提 娑婆诃”

  三藏沙门智慧轮译音为:“唵 誐帝 誐帝 播啰誐帝 播啰散誐帝 冒地 娑缚贺”

  三藏沙门法成译音为:“峩帝 峩帝 波啰峩帝 波啰僧峩帝 菩提 莎诃”

  把此四个译本比较来看,如果以我们现在通行的普通话拼音来论其发音,如“揭谛”“蘖谛”“誐谛”“峨(与“峩”同)帝”,“帝”“谛”音以及“誐”“峨”音可以说是接近的。而“揭(jue)”、“蘖(bo)”、“峨(e)”三字的发音可以说是相去极远。还有诸如“僧(seng)”与“散(san)”,“婆(po)”与“缚(fu)”。我们知道,经典中的咒语,都是佛菩萨在说法时,依当时印度的古梵音诵出的,自然不会有差距的存在。

  依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卷二》云:“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寓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浸广。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中印度特为详正,辞调和雅,与天同音。气韵清亮,为人轨则”。梵音是劫初之时,由大梵天王所制,通于天音而传于人间,能直接与诸天相通,可以说算是宇宙之音了,虽在其流通过程中,由于地域不同,而稍有变化,但“语其大较,未异本源”,因为佛菩萨说法时诵出的诸部陀罗尼,也是依梵音诵出的,

  因此,当我们诵咒时,如果能以梵音诵持,就能更好的与宇宙法流相通,与佛菩萨及诸护法相交感,这一点,古代译经大德们当然也是很清楚的,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佛经都是在有唐一代译出,特别是密乘经典。因此,陀罗尼真言的发音,虽是不同的大德所译,音或有出入,但理应不至于相去太远。然而,诸如上面所说,如果把诸位译经大德所译的译音用现代汉语拼音的发音诵出,就会相差很远,为什么呢?原因出在哪?

  原因就出在我们现在普遍流通的用汉语拼音发音的普通话语言与唐时期的依河洛一带方言发音的官方语言间的差距。比如我们普通话念成po的“婆”和念成fu的“缚”,

  古时都有另一个念法,就是都有念成wa(哇)的发音。“娑婆诃”或者“娑缚诃”中的“婆”和“缚”,在这里都应念成wa(哇)的发音。很自然的,“揭”、“蘖”、“峨”在唐朝时的官话中其发音也应该是很相近的,相当于ga或ge的发音,而不会象现在的普通话发音那样相去那么远。所以,如果能以唐时的官话发音诵持陀罗尼,一般来说,与原梵音虽说有出入,但相对来说还是较为接近的,但如果是以现在的普通话的拼音发音来诵咒,那就真是会变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越走越远了。

般若心咒

 

 

  般若心咒释义

  见悲青增格西 述[1]

  法王上次来台湾弘法时,曾经谈过心咒的内容:「得雅他,嗡,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

  第一句「得雅他」,是如是、这样的意思。由于佛陀已经圆满开悟,在祂熟稔并且极为了解地状况下,说出「是这样的喔!」。进一步地,此亦说这是唯一之道,非另有其他的路。《般若心经》的「般若」指的是懂空性的智慧。这唯一之道所指引的是,以明白空性走向解脱、成佛这条路。此外,还带有一般常说的「缘起性空」之意,即「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是这样的喔!」不同于方才所说:无论三世诸佛、声闻、独觉,走的皆是这一条路,并没有其他的途径,「缘起性空」谈的是法性自己的情况,不是实有的、也不是完全没有,所以称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因此这句话有道的意思,其次涵盖了描述事实本身的状况。

  说这就是道、事实的状况就是如此,词句的口气便带有自己已经完全了悟的意涵。以《广论》的讲法,一开始会先提及讲者的殊胜、法的殊胜,以及如何具备实践这二者的法。此处所引伸的,便是讲者的殊胜。

  《广论》内容不外乎是下士道、中士道与上士道。修行人所修行的内容,或论师的著述,事实上离不开三士道的内容,虽然各自提倡点不大一样,例如,有提倡念佛、持咒,有诸多不同方式。我们一般人,自己光读佛经,是看不出其中意趣的,若透过二圣六庄严等代表人物,将了解彼等所讲授的都一致,即解脱、成佛就是唯一之道,懂空性的智慧是唯一的道,除此之外的全为方便法。

  「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意为「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努力地往彼岸去,安住于菩提。」

  此以「去吧,去吧」(「噶得,噶得」)来描述道次第,因此便有从哪里到哪里的情况,就牵涉到四谛的内涵。我们现在一直沉浸在苦谛之中。被何者所缚?集谛。该往何处去?涅槃之城。用什么方式去?道谛。所以,「去吧,去吧」便含有四谛的说明。中士道的内容主要说的是四谛,上士道说的也是四谛,只是内容较广,上士道要聚集更多资粮。这些都可以用「去吧」来说,即现在住在哪里?被谁所缚?因为不能安住在这边,所以要去向涅槃,以什么方式去 ?

  我们的五取蕴,也就是轮回,经常被视为是快乐的。事实上,我们如同躺在钉床上,没有舒服之处,又或像是堕于粪坑般,没有一处不臭。轮回是业跟烦恼所造成的。我们的蕴体为何与心相续绑在一起,丢不开?根本因素虽是无明,直接因素则是贪,即爱取有支中的爱取所惹出的祸。过去曾经提过,要到净土必须遮止贪。虽然在成阿罗汉前,仍有贪的种子,但是在往生的当下,避开爱取即能往生净土。因此,把我们绑在轮回的是爱取(贪)。集谛可以分为业跟烦恼二类,业跟烦恼二者之间,烦恼最麻烦,只要有烦恼,就能产生业。烦恼当中,最主要是贪。像《广论》广说八苦、六苦等,我们听了却产生不了认同感,也都是因为贪。

  说到灭谛,三乘懂的都是同一种空—自相空,但因福德不同,由空正见所产生的果,就有很大的差别,有小菩提—声闻阿罗汉果、独觉阿罗汉果、与大菩提—佛果。我们没有正确的三士道的概念时,会将得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佛的菩提,对应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这是错误的。或认为自己今年、明年学下士道,待有所进步,后年再成为中士道的修行者,把下士道、中士道二者别别分离,这也是错误的。

  道谛方面,最主要要说要修什么道才能离开轮回?通常一讲到道,最被提倡的是悲心、菩提心、布施、持戒等,但是追本溯源,唯一的道是四圣谛中的道,归结起来,是空正见。为何说空正见是唯一的道?这样说并不是否认其他的道,而是其他的道之所以会成为道,是来自空正见。[2]

  总之,谈苦谛时,苦谛的范围涵盖情世间、器世间,如桌椅、我们的五蕴等,但对真正的修行人来说,主要针对自己的五蕴来修。只要有了五取蕴,其他的衰事就会来到。集谛有很多内容,但最主要的是贪,使我们堕三界是贪、不想修行的也是贪。道谛则是由空正见方面着手。

  简单地说,般若心咒广说开来能与《广论》相结合,怎么结合?就是先前所说的,「噶得」含有四圣谛的内涵。《广论》在中士道一节谈了四谛,在此之前谈了依止师长、听闻正法、如理修行等,这些也符合「噶得」的内容吗?资粮道、加行道算是前行,然而更前面需要的是闻与思,经过闻思之后才会踏上资粮道。以闻而言,通常会说导师是世尊,但是现在自己向谁学法,教授者即扮演佛的角色。这部份的内容即是《广论》道前基础中依师一节。依止师长之后,不去修也就失去意义,就会成为闻而不修。所修的内容,以空性为要,但是空性的内容深奥难懂,只依靠听闻,是无法听懂的,要依靠师长教导才行,因此才会产生依师这部分。又,修出空正见可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必须很努力地修。要有这样的毅力,先前必须有无常、苦等想法。以外人的眼光看,密勒日巴在山洞修行很辛苦,可是以密勒日巴自己的角度来看,修行却是很快乐的一件事。要做到这样,才有机会证悟空性。以我们现在安逸地略略修法,是没有办法有成果的。总之,要修空性,必须先找到师长,从师长处听闻空性的内容。可是听闻后就能修吗?过程中还必须下定决心,这要靠修无常、苦等引发。这便是「噶得」与《广论》结合的方式。

  「去吧」(「噶得」),究竟要往哪里去呢?「去」指的是从此岸到彼岸,站在此岸的是凡夫,即见道位以下者,见道以上则是彼岸。因此,是从这边去到那边的意思。「去吧」又包含了真正上路,与尚未上路的二种情况。若未产生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事实上是准备上路,还没真正上路。以我们现在的情况,算是准备上路,若有人产生任运而起的出离心,那算是真正上路了。不过即使是真正上路,也不见得已经抵达彼岸。也就是说,上路与到了彼岸还有一段差距。何时才算抵达彼岸?到三乘的见道才算。为何要到彼岸?无非是怕苦,就像被敌人追杀般,急着逃离,可是刚好越过地界也不算完备,仍必须继续前进,直到证得菩提才能安住。

  以上是整体上的意思。

  得雅他,嗡,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3]

  「得雅他」意思是如是,其后,应要加一个「嗡」字。但也有人不加「嗡」字,对此便有了讨论,若根据龙树菩萨的解释应该是要加入。「嗡」代表的是佛的身语意,有此意义。「嗡」字是由「阿」、「喔」、「麻」三字组成,此三字分别代表佛的身语意。此外「嗡」字也代表一切佛法。

  接下来的「噶得」讲的是资粮道;第二个「噶得」讲的是加行道;「巴拉噶得」是见道,「巴拉僧噶得」是修道,「菩提梭哈」是无学道。也就是「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对应的是五道。

  五道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问:《广论》的下士道并不是道,宗喀巴大师为什要讲下士道的内容?此处从第一个「噶得」—资粮道开始依次说出,并没有将资粮道之前的闻思含括进去,《般若经》是不是可以讲的更广些?前面解释「噶得」(「去吧」)时,是从四谛去讲。我们被业跟烦恼绑在此岸,所以要到彼岸的涅槃之城。用什么方式去?用道去。《广论》是在中士道一节谈四谛的内容,其实也可以说下士道的内容讲的也是四谛,是较粗略的四谛,上士道则是细微的四谛。下士道的三恶趣苦这部份类似讲苦谛,十恶业道是下士道的集谛,暇满人身是下士道的灭谛,十善业道是下士道的道谛。而上士道的部分,就可以把菩提心等内容拉进来看,上士道的集谛是所知障。像这样,是不是也可以将资粮道前的闻思等也纳进来讲?答案是不能。

  过去比丘戒有十种传法,目前只能用四羯磨。像佛陀传戒时,只说一声「来吧」,也是传戒的方式之一。「来吧」意味不要待在彼岸,来到我这里的此岸—涅槃的此岸。我们要去的方向一定是涅槃,出离轮回、追求涅槃是一样的意思。虽然说下士道是粗的四圣谛,但这就如同洋娃娃一样,洋娃娃不是真的娃娃。下士道说的是有暇满人身,之后才有机会修行,这些都是对的,但是终究仍旧在轮回。故「去吧」,不可以涵盖下士道。

  那么,《般若经》是大乘佛典,是不是去的地方只有佛果,其他什么都不谈?也不是如此,《般若经》也涵盖声闻与独觉的菩提。《般若经》直接引导的是大乘行者,间接引导的则有声闻、独觉行者。因为《般若经》引导这三类所化有情,所以偈颂所涵盖的范围也一样。

  总之,《般若经》最终目标是佛果,但是此处所谈的并非最终。「去吧」,要去哪里?去菩提。哪个菩提?三个菩提。可不可以以下士道的概念说「去吧」是往善趣?不可以。即不能无限扩充到三士道,但也不局限在佛果。

  我们现在没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一旦有了任运而起的出离心,即入资粮道。此时所有的闻思、对空性、止观等一切努力,都会成为道。五道是针对空性方面去区分。努力闻思空性,还没到修而成慧,是资粮道的阶段。对空性达止观双运,是加行道。资粮道与加行道,可以用钻木取火来譬喻。当火尚未真正燃烧起来,就不是火。当火真正地燃起来,就好象见道;在火产生之前,必须先历经将木头摩擦生热的过程,这是加行道;更前则必须先寻找、搜集木头,在这阶段毫无热度可言,这为资粮道。如同有了火并不代表有饭吃,为了断除烦恼还是要修,所以之后是修道,最后是无学道。

  说五道是针对空性方面去区分,从加行道以上都能谈得上去,加行道有暖、顶、忍、世第一法,这些的区分与空性的深入度有关;见道时是现证空性;见道之后仍继续修,也跟空性有关。但是资粮道与空性有何关联?资粮道又不是从对空性的了解程度区分的,因此,以空正见做为五道的区分标准是否过于勉强?

  清楚了解空性,不见得已经现证空性。什么是现证?像我的眼睛看到地板,这就是现证,也就是现前所看到。现前看到空性即为现证。在谈奢摩他章时,我们说过,修止时,对所缘境要清楚、有力。清楚、有力的看到空性,不见得像亲眼所见般,二者仍是有差距。加行道时,是以止观看到空性,若以清楚度来看,可说对空性已达清楚、有力;但是若要像亲眼看到桌子般清楚地见到空性,是见道才行。对空性达止观双运时进入加行道,在此之前要做些什么?要听闻空性方面的法,并以空性为所缘,勤修止观。因此,资粮道之「资粮」,即清楚空性的资粮,「资粮」之名也是针对空性而说出的。

  次说「巴拉噶得」。我们大都能知道此岸、彼岸的意思。一条河流有此岸与彼岸,一座山也有此岸与彼岸,几乎任何东西都能划分此岸与彼岸,以桌子为例,中间画一条分隔线做为左右的分野,线条以左都是左边,线条以右都是右边。虽然已经上路,只要没跨过中间线就不能算是到彼岸,现证空性即这条中间线。这边的说法,此岸是指加行道以下,彼岸是指见道以上,所以见道、修道、无学道以上都算是彼岸。但是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说只有佛地才是彼岸,例如宗喀巴大师、法幢法师等多数大师都说佛地才是彼岸。陈那菩萨解释无著菩萨的论述时,也说佛的无二慧才是彼岸。也就是,《般若经》的注释中,有人说佛的无二慧才是彼岸,也有人说:佛的无二慧是彼岸中的主要彼岸,次要彼岸则是见道、修道。也有人说是见道、修道、无学道是彼岸。色拉的说法是佛的无二慧是彼岸。

  许多人学佛,学了一阵子,会觉得佛法很好,却又有学不到什么的感觉。或是学《广论》三、五年,认为起不了什么作用,应该要学其他的法。其实佛法要真正产生力量,是从见道开始。见道时就能说「永不堕恶趣」、「法像药,能治轮回的病」、「法如光明,能驱逐轮回的黑暗」等;资粮道、加行道时虽然已有了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但是对轮回仍莫可奈何。又如谈到三宝,得到见道位以上者,不论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称为僧宝。像这样说到「宝」、「光明」与「药」等,都是从见道谈起,因为从那时开始才没有黑暗、才没有轮回的病。有些人虔诚地学佛,学了很久,遇到生病等逆缘,就会说「学佛还不是这样」,其实话不能这么说,除非到了见道,佛法还是产生不了力量,才可以讲这种话。

  五道中会区分出信解与胜义二类。见道之后,三宝的好就如同亲眼所见;见道之前,都是信解。所谓信解,像我们会说要先观想皈依境,然后对其生起强烈的信解心,这样的修法称为信解修。也就是说自己没有真正看到,是自己观想三宝。从见道开始,因为已经现证空性,所以再也不会对三宝的种种功德、解脱道的合理性、业果的内容产生任何疑惑。因此见道以上是正确、无误,也是殊胜的。反过来说,资粮道、加行道就称为信解道。因此,五道中,资粮道、加行道是信解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是胜义道。

  「巴拉噶得」中「巴拉」有正的意思,即不是错误的、不欺狂、不错乱。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胜义的意思。亦即,字面上有正的意思,也有胜的意思。一个凡夫认真学习佛法,在资粮道之前也能了解空性,这也是一种正,但

  若说到无分别地现证空性,那就只有见道才会有。在见道前,懂空性都带有世俗的戏论。总之,因为有现证空性的智慧,所以说是正,因为远离凡夫地,所以说胜。

  所谓圣人,是见道位以上行者。《俱舍论》说「见谛无能引」,意思是现证了空性后,就不会再造能引业。这并不是说不会造一般的业,但是因为将所见视为幻化,因此所造的新业已不再引其入轮回,而我们却办不到。这如同小孩玩沙,小孩可以玩得很投入,当沙堆成的房子等被推倒时,还会当真似地哭闹,但是对大人而言,那不过是游戏罢了,不会当真,凡夫与圣人的见行,类似于此。

  「得雅他,嗡,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这里是《般若心经》的咒,是属于密或显?答案是密。并非所有的咒皆为密续,但此咒属于密续。所依据的来源很多,主要是龙树菩萨是以无上密续的观点做解释,因此,般若心咒可以与无上密续相结合。另外也有配合瑜伽部的解释。一般而言,显、密不能混合在一起讲,这是讲佛法的规矩。《般若心经》属于显法,其中出现密续的咒,这不是很奇怪吗?事实上,二者配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有情。读佛经时,有些地方看得懂,有些地方读起来,却感到与整体文意似有出入,不太吻合。若想真正了解它的意思,只能从密续中找答案,而知佛语不相冲突。有很多佛经的内文会出现一、二句属于密续的情况,此处亦不例外。

  总之,《般若经》讲的是究竟一乘,虽然无论是《般若八千颂》、《般若二万五千颂》、或《般若十万颂》,字面上有提到三乘的句子,但这不代表讲的是究竟三乘,整部经讲的是究竟一乘。在解释《般若经》时,必须以显法的角度解释,但是如果遇到利根的弟子,给予显法的解释仍不能满足他,便会以密续的角度来回答。以前常说《般若经》显义说的是空性、隐义说的是道次第。今或可说直接义、间接义与隐藏义。直接义就字面所解释的意思,间接义是透过字面推论而得到的,文字字面没有直接表达出来,隐藏义为暗藏的字里行间,无法透过推论,唯有作者说出来才能被了解的意思。一般而言,多数是用到显义、隐义,即直接义与间接义,而不太会用到隐藏义。以般若心咒来说,直接义是空正见、道次第,因为是针对空性达到何种程度进入加行道、见道等,间接义是空性,至于密续的部份是隐藏义。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