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晋城市心理咨询师协会 > 协会动态 >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和父母唱反调呢?

协会动态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和父母唱反调呢?

关键词:

晋城心理咨询晋城心理咨询师晋城心理咨询师协会

2020/3/23



    不难发现,大部分孩子总是喜欢和父母唱反调。父母让往东,虽然嘴上可能会答应着,但实际却一定会是往西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按理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基于对孩子有好处的考虑,为什么孩子反而不会接受呢?


    父母的唠叨、谩骂、发泄……只是给予了孩子一些垃圾信息,只让孩子知道他“做错了”但是对于孩子真正想知道的信息,如“错在什么地方?”“怎么样才能加以改进?”“到底我该做什么?”却一点儿也搜索不到。久之,孩子学会了捱时辰——知道家长发泄好之后,一切该干嘛还干嘛;久之,孩子对家长的教诲学会了一耳进一耳出;久之,孩子养成了师长一开口,就分心的“不听话”不良习惯。


    父母无视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智能特点,一味要求孩子追高,如考试要第一,处处不能落后与人,结果,孩子无数次的努力换来无数次失败的体验,最后丧失了自信心,变得消极、自卑,养成家长要求什么,马上就放弃不良习惯。


    父母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内心需求,往往采取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早教”、“强教”,让孩子望而生畏。如成龙教子,看到朗朗就要房祖名弹琴,结果孩子偏偏去唱歌;看到周杰伦就要房祖名唱歌,结果孩子偏偏去跳舞;……比如,对于孩子的行为训练,家长内心总是幻想着自己一说,孩子马上就照做,而且结果还要使自己深感满意。事实上,很多训练一是需要家长榜样示范、带动学习的,二是需要不断顺势引导、方法,三是需要时间来适应和加强的。


    做了没有好结果。孩子自小就喜欢听从长辈的教导,经过肯定和鼓励而加强自己的行为,从而学会做事和思考,直至最终形成自己的固有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很多孩子在家里受惯了宠爱、听惯了好话,结果一到学校,没有得到相同的礼遇——受到肯定或表扬,甚至还要得到批评。结果,孩子觉得听家长的话让自己吃亏了,便不再听家长的话了。如,家长表扬孩子聪明,到学校老师没有认可;家里处处自主、给予自由和放纵,在学校因为横行霸道而不受欢迎;家里随便插嘴、说话,到学校因为插嘴而被视为没有礼貌。


    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开始尝试着学习选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阅历的增加,孩子越来越多的开始学会观察、思考和反省。特别是当孩子到小学高年级之后,对于家长的话会不自觉地进行“再加工”,进行重新认定和选用。当遇到家长说话与自己的想法相左的时候,孩子通常会采取这样的思考方式,即“二难—权衡—抉择”。其中二难是常常遇到的问题,权衡是一种智慧,抉择是一种策略。


    父母的唠叨、叮嘱,随着孩子心思的增多,很多时候就会在心里拐上几个弯之后再加以理解,这就会造成很多只是字面意思的劝解,在孩子看来就变成了不耐烦的嫌弃。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一定要尝试多多沟通交流,减少这种误会的产生。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