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昌品绿农业有限公司 >特种茶苗之有这6种气味的茶别喝了 > 特种茶苗,特种茶苗价格,特种茶苗批发

产品详情

特种茶苗之有这6种气味的茶别喝了

关键词:特种茶苗,特种茶苗价格,特种茶苗批发

详细信息
 现在市场上产品真假难辨,鉴别方式越先进,作假手法越高端。茶叶尤为如此,今天,小编专门带大家去看看几种科学的鉴别茶叶的方法。尤以物理和化学两种鉴别方法为主。
 
鉴别茶有感官和理化鉴定两个方法。
 

感官鉴定,也叫审评,形状,属外观鉴定。感官鉴定又可分为四项:一是条索,条的种类不同,条索的要求与呈现各异,如松紧、曲直、粗细、扁圆、整碎、轻重等。要与该品种正常情况相符。二是色泽,是枯燥还是光润,还应与该品种要求相符,如红茶是红褐色,绿茶是崭新绿色,花茶为褐绿色。三是净度,应洁净无梗,块、片、末不超过限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四是嫩度,同一品种茶叶以芽尖白毫多者为佳,条索虽稍粗壮,但嫩润半透明。


鉴别茶的内质,可分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一是香气,鼻嗅新鲜,浓厚纯正为好,淡薄不纯为次,闷焦粗涩者更次,有异味者为劣。各种花茶均应有自己独特的正常香气,如茉莉花茶应具茉莉香气,玉兰、珠兰花茶应具玉兰、珠兰香气。二是滋味,用舌部味蕾感觉,甘醇浓郁,鲜嫩纯正为优,涩、苦、粗、酵、淡为次,霉、辣、生草味为劣。三是汤色,在茶汤热时,观察明暗深浅。一般明浅为佳,暗深者次,但红茶汤色比绿茶深,紧压茶汤色要暗。四是叶底,品尝沏过的湿茶叶,用手按,柔软有弹性属于细嫩,板硬无弹性为粗老。上述鉴别方法主要是区分优、次、劣。一切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伪劣茶叶也就往往是在这种感官鉴别中发现。

 

茶叶尚无、全过程用文字表述的质量标准,现只有产地收购毛茶标准,即6级18等,和国际GB/T9172-1988《花茶级型坯》标准。其中只有国标GB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具有强制性。感官指标:具有该茶正常应有的外形及固有色香味,不能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得含草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理化指标:每kg铅含量不超过2mg(紧压茶为3mg),铜不超过60mg,锑不多于0.2mg(紧压茶为0.4mg)。

 
水分指标:含水量太高,茶叶变质越快;水份越少,茶叶不易劣变,但水份过低,茶叶品质会下降。一般茶叶含水量在3%左右为。
 
灰分指标:茶叶中的无机化合物称为灰分,灰分中含量较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铁、锰、铝、硫等,总量不得超过7%。

物理鉴别
 

1叶片检验:取少许开水冲泡后的叶片,用放大镜观察,如果叶片的颜色为深绿色,上面光滑,背面有茸毛,叶片呈椭圆形,叶端短小钝圆,叶缘呈锯齿状,锯齿上有纤毛,即可判断为真茶。不符合以上特征的叶片即为掺假茶。2对掺入已浸泡过的茶叶检验:取可疑茶叶片,制成粉末,置于表面皿中后,另于其上端再加盖一表面皿,控制电炉,用小火烘烤5~10min,在覆盖的表面皿上,用镜检,如果可见许多极细的油滴状物,并有许多细针状结晶者为,表明是纯茶。否则说明早已溶解无存,可以判为是已经浸泡过的茶叶。还可以根据浸出液比重法来确定,已经浸泡过的茶叶浸出液比重为1.0023~1.0057,与新茶浸出液比重1.0098~1.0145相差甚远,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更能准确判断。3对茶叶中掺入了色素的检验:取茶碎末放在白纸上,反复摩擦,如在纸上留下了各种颜色条痕,说明有着色剂存在。还可取茶少许加入,振荡后,如呈现蓝色或绿色者,表明茶叶掺入了蓝靛或姜黄等着色剂。4对茶叶中掺入蜡质的检验:取少许茶叶摊于粗糙白纸上,用电熨斗烫之,如在白纸上有明显油迹存在,说明茶叶中掺入了蜂蜡或石蜡。


化学鉴别

 如果可疑叶片不含和锰,已能证明不是茶叶,但若检出与锰,也还不能肯定可疑叶片就是茶叶。因此,还需要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作有无茶氨酸的检验,来最终判定茶叶的真假。




特种茶苗之有这6种气味的茶别喝了_特种茶苗,特种茶苗价格,特种茶苗批发,特种茶苗电话,
 喝茶带来的享受,很大一部分是由茶香带来的,好的茶香令人神清气爽。但如果闻到了以下六种气味,就要当心了,看看是不是茶叶的品质出现了问题。
 
焦气
 
焦气是指在制茶过程中叶片炭化时产生的气味。
 
茶叶在炒制时如果混入一些老叶、碎末过多或者炒制时翻炒不均都容易炒焦,产生焦气。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岩茶在焙火时,如果没把握好火候,或是故意想掩盖茶叶的一些缺点,焙火过重,导致茶叶炭化。
 
这样的茶叶闻起来就会有焦气,喝起来也会有焦苦味等。

水闷气
 
雨天或露水比较大的时候采茶,叶片上就会有很多水珠,这样的鲜叶很难去除水分,杀青也容易杀不透,产生水闷气。
 
我们喝茶会说“鲜爽”“甘爽”等词来形容感受。这个“爽”很难用语言描述,但正好与“闷”的感觉相反。有水闷气的茶,喝起来就是“不爽”,不舒服的感觉。
 
青气
 
青气就像割草机割修建完草坪之后,空气中弥漫的那股味道。
 
绿茶中的青气,可能来源于杀青前摊放不足,杀青没杀透,或是一些商家为了保持鲜绿的颜色故意降低杀青程度。看到特别艳绿的绿茶要小心,有青气的概率很高。
 
红茶中的青气,可能来自揉捻程度不够,发酵不完全等。
 
青茶中的青气,可能是做青、杀青没做透,或是焙火后又吸湿“返青”了。
 
酸馊气
 
这种令人相当不舒服的气味,在劣质红茶中常见。
 
加工过程中萎凋、揉捻、发酵的程度没有控制好,会令红茶有一种“沤坏了”的感觉,不仅闻起来酸得发馊,喝起来也很酸。
 
另外,当茶叶储存时受潮,或是冲泡水温太高,也可能会出现酸味。
 
霉气
 
茶叶受潮霉变时产生的异味,比较容易辨别。
 
茶叶储存时,一定要注意干燥。一旦茶叶受潮,含水率达到某一个界限,茶叶就极易发霉,产生霉气。
 
还有一种情况是紧压茶没有完全烘干,表面看起来干燥,但中心部位是湿的,不久就很容易发霉。

陈气
 
陈气是类似于旧书、老房子里那种陈旧的灰尘气味。
 
绿茶保存不当,比如没有避光存放,茶叶中的一些成分见光分解后,就容易产生一种陈味,闻起来就没有新鲜绿茶的鲜爽味。
 
一些过于干燥的陈年老茶,茶叶表面氧化也会产生陈旧的粉尘气味,虽然与受潮发霉不同,但仍然会产生不愉悦的气味。千万别把陈气跟陈香搞混了。
 
对于茶叶品质的判断,香气是非常直观的一种方法。要相信,闻起来都不舒服的茶,喝起来也一定是好不到去。



特种茶苗之有这6种气味的茶别喝了_特种茶苗,特种茶苗价格,特种茶苗批发,特种茶苗电话,
 很多朋友都说,喝了这么久的茶,感觉都是瞎喝,品不出个什么名堂,不管便宜的贵的,喝起来好像都差不多,可怎么办呀?
 
其实在品茶时,不是光用嘴巴喝,而是要调动全身五感来体会,这样,你对茶的感觉就会渐渐明晰起来。
 
视觉

看干茶:茶叶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均不均匀,完不完整。
 
看汤色:泡出来的茶汤,除了颜色之外,还可以观察其是否透亮、清澈还是浑浊。
 
看叶底:泡完茶之后的茶渣也会暴露很多信息,可以看出茶叶原料的嫩度、工艺是否精良等。
 
听觉
 
听声音:茶叶落入茶壶的声音。揉捻不到位的茶条粗松,落入壶中几乎没有声音,紧结成条的茶,放入壶中会有清晰的声音,用白瓷盖碗听声音是最明显的。
 
听讲解:当别人给我们泡茶前,一般会先讲解一下茶的信息,让我们对茶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茶叶的名称、产地、工艺、特色等,这样我们在品茶的时候就可以留意与其描述是否一致。

嗅觉
 
干闻:在没有调节泡茶的情况下,可以抓一把茶呵一口热气来感受茶的味道,是否有香气散出。
 
热闻:茶叶刚泡好马上揭开壶盖闻一闻。趁热闻最能分辨出茶中的异味,如烟味、霉味、青臭气、馊臭味等等。
 
温闻:等茶叶温度降下来一点之后,这个时候最容易判断茶叶的香型,如豆香、兰花香、焦糖香等等。
 
冷闻:泡开的茶叶冷了以后,再仔细嗅闻,如果还有明显的香气,说明香气持久,反之则反。
 
味觉
 
滋味:茶中基本的味道,需要品茶的时候问自己:这个茶中包含了几种味道,以哪种味道为主,味道的浓淡又如何?
 
刺激:就是汤水对口腔中触觉感,这个包括最常见的涩味,类似于一种舌面被收紧的一种粗糙的、麻麻的感觉。此外,顺滑感、吞咽感、生津感,都是口腔触觉感受。
 
变化:仔细感受一口茶汤从接触嘴唇开始,到咽下去之后。你的口腔中都体会到了怎样的变化,味道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感受点在口腔的部位,咽下之后几分钟后还有什么感觉?
 
触觉
 
掂一掂:将一小把干茶放入手心,可以判断其身骨是否重实。
 
折一折:将一片干茶叶折一下,如果脆断说明茶叶含水率低,足够干燥;如果不能利落折断说明茶叶含水率高,可能受潮,不要再饮用。
 
摸一摸:泡开的湿茶叶,是粗硬还是柔滑,摸一摸就就能知道。
 
捏一捏:捏一片湿茶叶,感受茶叶的厚度、弹性。

扯一扯:一只手扯住叶片,一只手扯住茶梗,判断茶叶韧性好不好。
 
其实,识茶、泡茶、品茶并无学习的先后顺序,而是不断穿插、反复循环、相互促进的过程。比如,了解茶的各种知识才能更好品茶,在品茶时能反思泡茶时的问题,泡茶的过程又能进一步了解茶的特性。
 
所以,无需在意自己懂不懂茶,了解了这些方法之后,多喝茶才是入门的最快方法。



特种茶苗之有这6种气味的茶别喝了_特种茶苗,特种茶苗价格,特种茶苗批发,特种茶苗电话,
,N127网
热门动态更多
联系我们更多
  • 公司名称:新昌品绿农业有限公司
  • 陈先生:18888717378
  • 网站:xcplny.n127.com
  • 地址:新昌澄潭镇燕可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