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成都短信网 > 新闻中心 >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

公司动态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

关键词:

成都短信群发成都短信平台成都短信公司

2018/5/18

   

昨日,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全市产业协同发展推进会议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并讲话,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产业功能区建设上狠下功夫,努力把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推动成都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

去年7月,我市在产业发展大会上作出“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决策部署。当前,产业功能区作为城市转型升级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认识正逐步深化,共识正逐步形成。

会上,市经信委、市商务委、成都高新区、青白江区等10家单位汇报了工作推进情况及打算,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讨论。

“产业功能区建设,是城市发展转型和经济方式转变的一场革命。”范锐平强调,要沉下心来、主动作为、久久为功、统筹推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深化对产业功能区的认识和对主导产业的研究,对传统发展路径依赖过多等问题,以产业功能区建设塑造城市未来新形态。

一要聚焦错位协同,培育产业生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主动在错位基础上实现协同,形成以产业功能区为单元的产业生态圈。要明确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定位,聚焦细分领域深化研究,努力实现跨行政区域协作;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构建符合龙头企业需求的产业链,建立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全景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名录、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要引导各类资源要素打破地域约束和行政壁垒,强化产业关联,实现协同发展;要坚持开放引领,主动对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

二要聚焦供需匹配,完善创新生态。要深化改革,优化创新要素资源配置,实现创新链、人才、资金链供需匹配。要深化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内在关系,打造校院地企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将沉淀的创新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源。要围绕人力资源全生命周期需求,既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和领军人才,又坚持市场化评价和企业需求侧目标导向,做到人才引进“一企一策”,引育培用更加精准。要围绕创新活力,提升资金链和创新链的匹配效率,运用产业引导基金促进各类基金支持产业功能区发展,搭建资金对接平台。

三要聚焦人本需求,重构生活生态。以“人城产”逻辑思考产业功能区建设,建设集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型社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个性需求,建设一批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和保障设施,形成特色产业园区功能比较优势。围绕人力资源需求完善高端生活功能,构建人文和谐、包容开放和富有亲和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加快布局国际化社区,“筑巢引凤”吸引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围绕可持续发展未来需求完善绿色生态功能,坚持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以集约节约、绿色低碳、生态宜居为方向,以产出效率和宜居水平为目标,把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示范区。

四要聚焦转型升级,构建政策生态。要把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有区域竞争力和行业显示度的城市新区,吸引高端生产要素、创新团队,形成以生态圈、生活圈为新竞争优势的经济工作组织方式。要加快建设专业化平台和服务机制,做到有一个城市生活设计模型、有一张产业链全景图、有一批市场化投资平台、有一套专业性政策保障体系、有一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有一批国家级功能中心和创新中心等“六有”。要建立专业化的管理运营团队;聚焦政策资金和要素资源服务保障;强化对产业发展、功能配套、政策保障等差异化考核评价,强化对专业管理、要素匹配部门的考核。

罗强说,产业规划站位要高,发挥好市级部门牵头作用,各个产业功能区积极配合,深化完善产业发展规划;要聚焦主导产业,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明晰各自在产业链中所处位置,找准主导产业的细分领域、聚焦发展;要注重生产生活生态协调,按照产业功能区就是产业新城的理念,加强公共服务、民生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职住平衡、产城融合发展;要切实做好政务服务,提高项目推进效率,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来源:成都日报      成都短信群发|成都短信平台转载

  

我要评论(本站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客服中心
商务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成都短信网

咨询热线 400-0790-114
区域负责人 QQ:2885113502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