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成都短信网 > 新闻中心 > 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

公司动态

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

关键词:

成都短信群发成都短信平台成都短信公司

2018/5/5

  一座城市的生命力更多地取决于年轻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正在给成都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4月28日,一系列“蓉漂人才日”活动在我市开展。“蓉漂人才日”是市委、市政府为广大“蓉漂”人才设立的专属节日,通过纪念日的方式向为成都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致敬,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礼敬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的社会氛围,增强各类人才对成都的认同感、融入感、归宿感,推动“蓉漂”成为时代风尚。去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12条”正式发布,明确具有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来蓉即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根据市公安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7年7月20日至2018年5月4日,新政实施9个多月,我市累计人才落户超过18万人。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形成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就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牢固树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 
2017年以来,我市人才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其中,《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即“成都人才新政12条”)在全国白热化的“人才抢夺战”中更是形成了“引爆效应”,吸引着各类优秀人才纷至沓来、扎根蓉城,成功发展。 
  以政策为先导 
  初步形成支持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拥有各类人才460.76万人,占常住人口总量的29%;在蓉“两院”院士33人;在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33人,在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94人,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672人、顶尖团队55个,分别占全省的84%、75%。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全市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三,成功跻身“海归就业创业最爱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人才竞争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二。 
  成都正因各类人才的引育壮大而焕发着年轻的生机和活力。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市人才工作以政策为先导,紧贴城市长远发展和产业能级提升,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政策。 
去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12条”的,吹响了成都加入全国“人才抢夺战”的号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行“蓉城人才绿卡”制度等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12条精准、实惠的措施,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人才群体分类施策,初步形成了支持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 
  组织系统牵头抓总 
  扎实推进人才新政落地见效 

  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成都人才新政12条”涉及的30个市级部门和22个区(市)县,扎实推进“人才新政”落地见效。 
  改革人才落户制度,打破以往“先用后引”的传统模式,从“降低门槛、简化手续”的理念出发,打造最具包容和最具人性化的人才落户制度,并做好落户后的就业创业后续服务。由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牵头举办的“蓉漂”青年人才专场招聘会,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3万余个工作岗位,现场吸引“蓉漂”青年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共5.4万余人。针对来蓉应聘的外地大学生,提供7天内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并为来蓉、在蓉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培训、城市融入、人才交流等公益性、综合。目前已在全市22个区(市)县建立青年人才驿站,实现“中心城区+郊区新城”全覆盖,提供床位736张,累计审核入住5208人次。 
  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出了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和企业自建倒班房等多种解决方案,加强人才住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年规划建设29万套人才公寓。为加快人才公寓建设进度,现已清理存量房源7384套,受理人才安居申请4557名、资格确认2804名,确保让广大“蓉漂”住得上房、安得了家、扎得下根。 
  建立“蓉城人才绿卡”制度,有机整合碎片化的人才服务,通过差异化、精准化的增值服务,提高人才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已向在蓉“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千人计划”专家、“蓉漂计划”专家等高端人才发放两批次共计548张“蓉城人才绿卡”,提供政务服务、创业服务、商务服务、生活服务四大类24项服务事项。配套开发“蓉城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打造集人才政策、信息发布、业务申请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关注量已超过1.6万人。 
  为更好地激励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对实体经济、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配套《成都市实体经济新经济领域人才奖励实施办法》,对市域实体经济和新经济领域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人才,按其贡献给予不超过其年度个人收入5%的奖励。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有效促进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我市人才工作将推动全民技能提升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全民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广大市民的就业创业竞争力,帮助每一位踏实肯干的市民学技能、提能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圆梦出彩、体现价值。 
  推进人力资源提能行动:支持在蓉高校和职业技术(技工)院校根据成都产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鼓励在蓉企业与高校、职业技术(技工)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推动学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培训提能基地。制定《成都市全民免费技术技能培训实施办法》,鼓励高校院所面向社会开放培训资源,让每个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市民都能通过参加免费培训和全额报销考试费用获得一项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广大市民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依托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吸引聚集一批知名中介机构和企业,提供培训、招聘、测评等全链条服务。其中高新区园区和经开区园区已顺利开园,累计引进上海外服、锐仕方达等64家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产值达30多亿元。 
  实施“成都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青年大学生“创业新星计划”及“产业实用人才开发五年行动计划”等本土人才培育计划,全年遴选培养了90名优秀青年人才,100名“创业新星”,开展青年技能培训2.4万人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000余人次。 
  打响具有全球显示度的人才工作品牌 
  “蓉漂”正成为时代风尚 

  “成都人才新政12条”鲜明提出了具有全球显示度的“蓉漂”品牌,通过持续升温的“‘蓉漂’人才荟”系列活动、海外人才工作站点、“‘黄金眼’大数据全球人才搜索系统”等,积极营造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社会氛围。 
  “‘蓉漂’人才荟——走进名城、名校、名院(所)、名企”系列活动成效显著,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等20个城市,深入225所(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广泛开展宣传推介、人才招引、拜访对接、合作洽谈等活动,线上吸引62万余名人才关注,线下2万余名青年人才、高层次人才参与,6000余人与我市用人单位达成签约意向。 
在海外,“蓉漂”品牌也在逐步叫响——依托美国硅谷、德国杜塞尔多夫、加拿大多伦多3个海外人才工作站、哥本哈根等20个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功举办“创交会”“海创荟”“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美加行”系列推介活动,与100余名有回国创新创业意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了接触,与其中1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达成了人才引进意向,在全球范围叫响了“蓉漂”品牌。 
与此同时,成都进一步将大数据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引入人才工作,升级“黄金眼”“大数据全球人才搜索系统”2.0版,延伸引才“触角”,实现对人才供需信息的动态把握、精准投放和有效衔接,推动人才开发管理由传统模式向“大数据”模式的格局性转变。目前,入库人才数据总量近5000万。 
  抓好平台建设 
  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人才的聚集,是因为成都能够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过去的一年,在推进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方面,我市把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的人才优势与成都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人才创新成果在蓉转化,大力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新增与清华、北大、哈工大、对外经贸大学及中国农科院共5家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成都已将校地合作的“朋友圈”扩至15家,建成环川大等3个高校知识经济圈,带动社会资本投入8.75亿元,创新孵化载体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促进高校院所在蓉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000余项。 
  完善军民人才融合机制,研究制定军民人才融合发展政策,支持军民两用高端人才项目落地,规划建设军民融合“1+N”园区平台体系,全市军民融合企业达420家,间接配套企业上千家,带动军民融合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创建“双向离岸”模式,设立4亿元规模的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金,突破来蓉时间空间限制,构建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载体,可享受最高500万元的人才扶持政策。目前,已建成3000平方米的离岸基地载体,在硅谷等海外高端人才集聚区设立离岸基地站点20个,累计对接引进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离岸人才项目30个,给予1.4亿元扶持。 
  坚持党管人才 
  人才工作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我市建立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制定《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优秀专家实施办法》。组织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利用春节等节日走访慰问人才,听取意见建议。加强政治引领和党性教育,在井冈山革命圣地举办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逾30名国家和省“千人计划”“蓉漂计划”专家参加研修。 
  在工作机制上,我市逐步完善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牵头抓总,事业单位成都人才发展中心、社会组织成都人才发展促进会及新型人才工作站协同推进的“1+2+N”人才管理机制。强化督促考评,加强人才工作目标考核,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纳入考核范围,并对区(市)县采取共性指标+个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指标的可行性、可比性和差异性。 
  我市建强人才工作专业队伍,在重大人才政策制定中,抽调专业人员设立人才工作专班,联合攻坚、整体推进。赴深圳开设成都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研讨班,系统培训市级部门和区(市)县39名人才工作骨干,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者专业化水平。 
  坚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 
  为各类人才营造更为便利化的创新创业和生活环境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今年,全市人才工作将按照“1248”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这条主线,贴近城市长远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以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人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变、人才工作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人才发展从优先考虑规模扩张向重点关注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为重点实施“八项任务”,力争新引进青年人才超15万人、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2万人、聚集“千人计划”“蓉漂计划”专家200人,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提供人才支撑。 
  今年是“全面落实年”,我市将重点解决好“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落户青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继续完善“蓉漂”人才扶持体系,为各类人才营造更为便利化的创新创业和生活环境。 
  “今年,我市将围绕‘蓉漂’人才实际需求,建立就业创业、短期实习、技能培训、生活服务等系统化的人才扶持服务体系,打造更受青年大学生和求职者喜爱的城市,聚集高学历青年人才,优化城市人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促进人才红利与人口红利叠加释放。”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继续大力实施“蓉漂计划”,开展“海归蓉漂百人行”活动和“蓉漂计划”专家“一带一路”行动外,我市将重点建设“蓉漂”青年人才就业直通车,依托各级人才和就业服务机构,建立“每月一大场、每周一小场”的青年人才招聘活动。探索举办“蓉漂”青年就业培训班,帮助落户青年人才提高技能,促进就业。 
  同时,构建“线上+线下”的“蓉漂”青年融入成都服务链,线上打造青年人才云服务平台,开设“蓉漂青年成长专题课”,提供国情市情教育、职业规划、创业指导等培训,开展“蓉漂”青年沙龙活动,每月邀请知名“蓉漂计划”专家分享创业故事,联系服务青年技能人才、青年创新人才和高学历人才。 


 

     来源:成都日报   成都短信群发|成都短信平台转载

我要评论(本站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客服中心
商务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成都短信网

咨询热线 400-0790-114
区域负责人 QQ:2885113502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