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阳江短信网 > 新闻中心 > 他们用行动诠释真爱!第五届“阳江好人”揭晓

公司动态

他们用行动诠释真爱!第五届“阳江好人”揭晓

关键词:

阳江短信群发阳江短信平台阳江短信公司

2017/12/29

  

 漠阳大地再次被真情和温暖感动。昨日下午,阳江市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现场,10位好人的事迹一次又一次地给人们带来了感动和震撼。他们的无私付出,他们的真情守候,他们的忠实诚信……让我们肃然起敬。

  他们,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他们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相信,当这些身边好人默默播撒着慈善、博爱和孝义的时候,他们的善行和真情也会感染、带动身边的人,让善行义举、文明进步成为阳江城市发展的亮丽名片。

  郑小淇:稚嫩肩膀扛起家的重担

  郑小淇,一个性格有些内向的11岁小女孩,家住阳西县程村镇陇石村会楼自然村。

  郑小淇一出生就被遗弃在镇卫生院里,幸好郑兴尚夫妇了她。然而,2010年养父因病瘫痪后,养母即离家出走,80多岁的奶奶不得已成了家里的顶梁柱。2016年,奶奶去世,9岁的小淇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早上6点起床煮粥,侍奉父亲吃完早餐再去上学;中午放学到市场买菜回家做饭;下午放学后,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烧热水给父亲洗漱,做完家务做作业……郑小淇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养父,即便亲生父母曾找上门来,她也拒绝了亲生父母的要求,继续照料着养父。

  生活的压力没有浇灭求知的热情。在学校,上6年级的郑小淇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是一名少先队干部。在老师眼里,她勤奋懂事,热心助人。

  获奖感言:父亲被好心人接去海陵岛一家医院养病了,病情已经有所好转。长大后,我要成为一名救人治病的医生,帮助有需要的人。

  王安姬:企业家坚守党性慷慨赠药

  王安姬,阳春市八方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一名66岁的优秀女企业家。

  从下岗职工到民营企业老总,10多年来,她凭着“先有人品、再做药品”的经营理念,带领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不断向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安姬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始终坚守党员先进本色,自觉分担社会责任,以多种形式回报社会。无论白天或黑夜,城市或乡村,公司总是将药品及时送到,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

  每年,八方医药都会联合市内各医院到各镇、村、敬老院举办义诊活动、派送药品。近年来,王安姬多次被评为阳春市、阳江市的“优秀党员”“模范党员”“先进文明工作者”,2016年6月获评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获奖感言: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作为一名党员、一个企业家,主动为社会分担责任,尽微薄之力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应该的。

  黄启浓:乐于助人却从不求回报

  黄启浓,阳春市岗美镇黄塘村平中自然村人,今年68岁的他是村委会的水管员,也是乡亲眼中热心肠的“浓叔”。

  2004年,妻子因病瘫痪在床,情绪不稳定,浓叔承诺:“今后我就是你的腿!”此后10多年来,浓叔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子,为她按摩,四处寻医问药,同时照看邻村年近90岁的岳母。2009年起,他又义务担负起照顾同村五保老人孙秋满及其患有残疾的侄儿黄洪达的重任。多年来,除了种两三亩田,浓叔每天穿梭在几户人家之间,打水、扫地、买菜,风雨无阻。

  遇到有困难的人总是出手相助,别人给酬劳一概不收。对此,浓叔总说,有心帮人怎能要求回报呢!如今,浓叔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个个都很孝顺,懂得如何尊老爱幼。

  获奖感言:“阳江好人”是我这辈子获得的最大荣誉,我以后会继续发扬帮助老人弱小的精神,做好后代心目中的榜样。

  郭月容:革命遗孀一心向党爱党

  郭月容,阳江籍革命烈士许计贤之妻,现年83岁。

  1963年,郭月容和南海舰队某部当连长的许计贤一见钟情,婚后不久,便开始了聚少离多的随军生活。在贤妻的扶持下,许计贤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获得嘉奖。

  1974年,许计贤受命率部参加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于激烈海战中英勇负伤,次年10月光荣牺牲。在生命最后一刻,许计贤拉着妻子的手说:“国家还很困难,一定要自力更生,把孩子抚养成人,多为社会做好事实事!”郭月容忍泪答应。

  距今42年过去,她始终牢记丈夫嘱托,秉承一颗爱国爱党的赤子之心,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独自抚养4个孩子长大成才。因年事已高,身体抱恙,有着50多年党龄的郭月容如今行动不便,记性也不大好,却时常牵挂着让儿女帮她交党费。

  获奖感言:爱党爱国爱人民,我以身为一名党员感到自豪。

  邱洪全:跋山涉水只因心系残疾人

  邱洪全是阳东区新洲镇上六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因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致一侧手脚行动不便。

  2008年,父亲因车祸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邱洪全不得已辞了珠三角的工作回到家里照顾父亲。对于行动不便的邱洪全来说,照顾父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在照顾父亲之余,一心想为残疾人做点事的邱洪全,还不顾家人反对,义务当上了上六村委会残疾人专职委员。

  在上六村的村民眼中,邱洪全是一位热心的好人。10年来,他克服了重重困难,风雨无阻,走遍了上六村大大小小的自然村,为残疾人送去细致周到的服务。在工作中,邱洪全给自己立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村中的残疾人有需求,无论大事小事,只要自己能做得到的,绝不推脱。他说:“每当看到残疾人朋友获得帮助后脸上那种快乐的笑容,我也会觉得很快乐。”

  获奖感言:之所以选择做残疾人专职委员,是希望为村里的残疾人提供帮助,让他们快乐起来。以后,我会坚持下去,为他们办更多好事。

  何维景:用不离不弃诠释爱的真谛

  何维景是一名退伍军人,阳西县织农场武装部部长。

  2004年,妻子黄洁英因为脑中枢血管破裂而瘫痪。此后,何维景用风雨同舟、不离不弃诠释着爱的真谛。

  为了不影响工作,何维景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给妻子按摩、活动关节,给她洗脸漱口,搀扶她到室外活动,忙完才做早餐。无论工作多忙,何维景都要回家为妻子做饭。晚上为她洗澡,冬天为她用热水泡脚,13年来从没落下一次。在他的悉心照顾下,黄洁英多年来连一次褥疮都没有长过,现在还能扶着拐杖走几步路。

  为了照顾好妻子,何维景还立下了“三不”原则:一般的私人活动不参加;好心人婚姻介绍一概拒绝;工作上的事绝不因家庭而影响。

  何维景还是农场为数不多的技术能手和先进生产者,连续15次被广东省和阳江市农垦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获奖感言:照顾妻子是我的本分,我没想过会被评为“阳江好人”。希望更多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学会互敬互爱、不离不弃,而不是把责任推给社会。

  李卫忠:秉持正义用生命守护人民

  李卫忠是一名驻镇检察官,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他为“乡村检察官”。

  34年前,21岁的李卫忠第一次戴上检徽,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2013年,阳春检察院在春城街道成立阳春第一个驻镇检察室,调派李卫忠任检察室主任。

  四年来,李卫忠时常独自骑着摩托车跑到田间地头开展工作,足迹踏遍了辖区30多个村(社区)。李卫忠和两名同事共接待来访群众1000多人次,调解纠纷150多宗,接受法律咨询逾1500人次,法律援助服务基本覆盖了春城街道所有村落。因为过度劳累积劳成疾,李卫忠突发心脏骤停不幸在岗位上殉职。李卫忠用生命谱写赤诚,用信念筑起公平正义的不朽丰碑。

  冯计编:信守承诺13年还务

  1982年,冯计编出生在大沟镇庐山村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小时候发烧,导致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双下肢严重萎缩。

  冯计编20岁那年,父亲被诊断出患有肝癌,给父亲治病以及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冯计编还有些稚嫩的肩上。为了给父亲治病,冯计编到处找亲戚朋友借钱,前前后后一共借了20多万元。巨额的医药费花出去了,但冯计编还是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

  为了尽早还务,冯计编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在镇上载客。不久他又开起了摩托车维修店,还学起了电动车维修,承接镇里一家电动车店的售后维修。一直到2015年,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冯计编终于还清了家里欠下的20多万元债务,前后用了13年。

  虽然是一位残疾人,但冯计编面对挫折不屈不挠,通过诚实劳动践行着“诚信”与“担当”。

  获奖感言:对我来说这个奖沉甸甸的,因为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以后会继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更多人重诺守信。

  黄文石:拳拳善心关怀贫困学生

  黄文石是土生土长的阳江人,上世纪50年代,不到10岁的他跟着父母到香港打拼。因为从小没有条件读书,黄文石多番碰壁,走了许多弯路。经过多年的拼搏,他成为一名富有的商人。

  离乡30多年后,黄文石携夫人回到家乡,帮助那些没有条件但是渴望读书的孩子们。有的学生从小学开始便得到他的资助,一直到高中。除了给予经济上的支持,黄文石夫妇每年都会从香港返回广东与孩子们见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舞孩子们拼搏进取,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黄文石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不要重复自己的遗憾。他说,只要自己还有能力,一定会继续做下去,希望孩子们拥有更好的条件,用知识武装大脑,用努力改变命运。

  获奖感言:游子天涯,心系桑梓。捐资助学,利在千秋。每一朵花都应该傲然绽放,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离梦想更近。

  市环卫工人:勤劳的城市“美容师”

  凌晨,当这座城市还在睡梦中,有一群人已经做好准备,奔赴岗位;夜晚,当人们步履匆匆,回家享受家庭的温暖,这一群人还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是城市美容师,他们是环卫工人,每一个黎明,每一个深夜,他们用执著与大爱勾画出这座城市最和谐的风景。

  市容环境卫生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签,自我市吹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号角以来,市环卫工人始终奋战在创卫攻坚战的第一线,完成城区874万平方米道路的清扫保洁任务。2016年,共清运城区生活垃圾18.25万吨,填埋处理生活垃圾32.71万吨,清理大型卫生死角588处……他们用一把“扫把”擦亮整座城市,为国家卫生城市的金色招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获奖感言: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既然选择了,就要把它做好。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将这座城市装扮得更加美丽,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加幸福。




来源:阳江新闻网     阳江短信群发|阳江短信平台


   

我要评论(本站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客服中心
商务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阳江短信网


咨询热线 400-0790-114
区域负责人 QQ:2885113502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