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吉林省峰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长期大量出售虫虫鱼,人工养殖重唇鱼苗供应,虫虫鱼苗多钱一尾 > 长期大量出售虫虫鱼

产品详情

长期大量出售虫虫鱼,人工养殖重唇鱼苗供应,虫虫鱼苗多钱一尾

关键词:长期大量出售虫虫鱼

详细信息

  重唇鱼(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隶属于鲃亚科光唇鱼属,地方名为马鱼,在吉林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南盘江及其附属湖泊,为滇池常见种,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至80年代几近绝迹[1-3].重唇鱼喜居清水环境,湖泊和河流均有其踪迹,适宜水温5~28 ℃,最适水温14~24 ℃.重唇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性情活泼,具有较强的逆水跳跃能力,为杂食偏植食性鱼类,池塘养殖条件下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近年来,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江河污染及过度捕捞等原因,重唇鱼种质资源量急剧减少,吉林多地已难觅其踪迹,吉林滇中地区只在滇池周边个别冷水龙潭中有少量天然种群.恢复重唇鱼种质资源已成为吉林渔业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保护利用好这一鱼类资源,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10—2013年开展了重唇鱼驯养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胚胎发育等方面的研究,并于2017年突破重唇鱼人工规模化繁育技术,繁殖重唇鱼鱼苗50万尾以上,对于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奠定了基础.在数年的驯养繁育中发现,重唇鱼容易出现多种病症,给生产养殖带来一定的损失,现将其总结如下,以期为光唇鱼养殖提供参考.

  1 重唇鱼的主要疾病

  1.1 纤毛虫病

  病原及症状:常为聚缩虫(Zoothamnium)、钟虫(Vortice-lla)、累枝虫(Epistylis)、单缩虫(Carchesium)等.在鱼苗孵化出来开口摄食至体长2.5 cm以下,常被寄生感染,成鱼也偶有寄生感染.纤毛虫常附着在鱼体表、鳃丝甚至眼睛上,在体表大量附生时,肉眼可看出有1层灰黑色的绒毛状物.幼体常出现在鳃丝、头胸、鳍条等部位,感染严重的幼体鳃丝上布满了虫体,并且经常和丝状细菌或其他原生动物同时存在,造成较大危害.在鱼体长至3 cm以上后则很少被感染.

  防治方法:因为病常感染平游后的鱼苗,所以在重唇鱼下塘前,应先用生石灰带水彻底清塘,用量为0.2~0.5 kg/m3.清塘后1周施用发酵消毒过的农家肥,以培养轮虫和浮游藻类作为其开口饵料,其间封闭培养鱼苗,不进新水,促使鱼苗尽快长至3 cm以上,以降低感染几率.如果感染纤毛虫,可采用中草药青蒿末用热水浸泡30 min后全池泼洒,用量为6~8 g/m3,连续用药3 d.

  1.2 烂鳃病

  病原及症状:病原为弧菌、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等.患病鱼鳃丝成灰色、肿胀、变脆,然后向基部溃烂.溃烂坏死的部分发生皱缩或脱落.有的鳃丝在溃烂组织和尚未溃烂组织的交界处形成1条黑褐色的分界线.镜检溃烂处有大量的细菌游动,鳃丝颜色变浅甚至发白,病鱼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厌食,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方法:由于烂鳃病为细菌滋生感染而发病,所以在整个养殖周期,应当经常加注清水及时换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及高溶氧,定期使用含氯制剂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重唇鱼感染烂鳃病后可使用二氧化氯溶解后全池泼洒,用量为0.15~0.20 g/m3,连用5 d,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三黄散及维生素K进行投喂;预防时剂量减少1/2.

  1.3 车轮虫病

  病原及症状:病原为车轮虫(Trichodiniasis spp).主要寄生在鱼体体表和鳃瓣上,以纤毛摆动在体表滑行,以胞口吞噬组织细胞和血细胞为营养,并刺激其分泌黏液.当寄生数量少时,症状不明显,但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体表和鳃出现青灰色斑点,尾部黏液发白,并深入组织;严重时尾部被腐蚀、发白,鳃丝颜色变淡、黏液增多、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游动缓慢,离群或浮于水面喘息,漂浮于水面窒息而死亡.此病在鱼苗孵出来平游后就会被感染,且发病严重,整个养殖季节均可发生.

  防治方法:车轮虫可在整个重唇鱼的养殖周期感染光唇鱼,从幼鱼至成鱼,均可被感染,大量感染时常造成鱼批量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损失.对于有条件者,建议配备蓄水池,水经过蓄水池沉后,自行净化,或进行过滤,消毒后再引入养殖池塘,防止病原体从水中带入,尤其在育苗阶段,更为重要.被车轮虫感染的重唇鱼鱼苗可使用车轮一次净(北京益水源公司生产)兑水进行全池泼洒,用量为0.075~0.085 g/m3,成鱼用量为0.225~0.250 g/m3;预防时剂量减少1/2.

  1.4 腐皮病

  病原及症状:病原为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A.punctata subsp.punctata),病灶部位通常在肛门上方或者尾柄的两侧,有时也出现在侧线鳞部位.亲鱼病灶部位不固定,全身均可发生.病鱼初期症状是皮肤及其下层肌肉出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糜烂,直径逐渐扩大和深度加深,形成溃疡,严重时甚至露出骨骼和内脏.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周缘充血发红.病情严重的身体瘦弱,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终至衰竭而死.

  防治方法:采取内服加外用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外用药物为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同时用链霉素拌饲料投喂,用量为20 mg/kg鱼,再适当添加维生素K,连用5 d.

  1.5 肠炎病

  病原及症状:病原为单胞菌等.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病情较重的,腹部膨大,两侧上有红斑,肛门常红肿外突,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 黏液或者血脓从肛门处流出.解剖病鱼,肠壁充血发红、肿胀发炎,早期肠腔内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的食物,肠内有较多黏液.后期可见全肠充血发炎,肠壁呈红色或者紫红色,尤其以后肠段明显,肠黏膜常常溃烂脱落,并和血液混合成血脓,充塞于肠道内.此病常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尤其以7—8月为发病高峰期.

热门产品更多
热门动态更多
联系我们更多
  • 公司名称:吉林省峰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李经理
  • 联系电话:15843139860 15843139860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海达路299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