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陕西钧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公司动态 > 西安培训班房屋质量检测鉴定报告-收费合理

公司动态

西安培训班房屋质量检测鉴定报告-收费合理

关键词:

钢结构质量检测房屋质量检测幕墙检测

2019/12/25



西安培训班房屋质量检测鉴定报告-收费合理

  郭经理:18792942354(同微信号) 


直接点击上面号码拨打 


我们承接全国所有地区检测鉴定\加固设计\加固施工等业务 


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从事房屋检测、结构监测、工程检测和评估鉴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上海钧测拥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以权威的专家团队,的检测设备和前沿的核心技术,为机构、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 


业务范围: 


房屋质量检测、房屋抗震鉴定、厂房检测鉴定、工业建筑检测鉴定、玻璃幕墙检测、桥梁检测、工程检测、监测钢结构工程检测、焊接工艺评定、产品失效分析、热像检测、建筑物振动检测、地下管网检测鉴定、工业设备可靠性鉴定 







  

 


  4 构筑物概况


  本次受检构筑物为,站房整体平面呈矩形,轴线尺寸为1.57m×1.00m,站房整体高度为2.15m,底板离地高为0.15m。站房主体结构为钢框架结构,由9根立柱和若干根横杆焊接而成,立柱和横杆均采用镀锌C型钢,截面尺寸为50mm×30mm×2.0mm。钢结构骨架连接处满焊,外层不留缝隙,焊后作打磨抛光处理。钢构件使用防腐漆涂刷。站房围护材料为镀锌钢板。


  (1)构筑、结构复核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该构筑物图纸等资料,现场对其结构的布置、构造进行复核。


  (2)结构损伤状况的检测


  检查结构是否有裂缝、变形以及局部损伤情况,用文字、照片等形式记录下来。查出破损的结构构件的位置、程度及原因,并对出现的破损现象进行分析。


  (3)结构承载力分析


  不考虑基础做法情况下,根据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所检测水质在线监测移动站房成品现状,结合现场检测数据,综合分析水质在线监测移动站房在正常使用情况的承载力及主体结构抗风、抗震性能。


  6 检查及分析结果


  6.1建筑复核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移动站房原始设计资料,采用手持式激光仪(Disto-D2)和钢卷尺(5M)对移动站房墙体的分布、门位置及尺寸等建筑布置情况以及构筑物的轴线尺寸、高度等进行了抽样复核,检测结果表明,构筑物结构布置主要尺寸及位置与图纸基本一致,轴线位置尺寸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检测结果详见表6.1。


  对本次所损伤缺陷情况进行检测检查,检测结果表明,主要承重钢构件节点连接处连接基本可靠、焊接完好,未发现异常现象。检测结果详见表6.2。


  6.3.1荷载调查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及现场调查,具体荷载标准取值如下:


  (1)恒荷载


  屋面恒载取标准值:2.0kN/m2,杆件自重由软件自动计算;


  (2)活荷载


  屋面活荷载取标准值:0.5kN/m2;


  (3)风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及相关资料,12级风压相当于0.73kN/m2~0.93kN/m2,本次基本风压取0.85kN/m2(本次风荷载取值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


  (4) 地震作用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抗震设防烈度8度;


  (5) 材料参数


  钢材材料强度取Q235B级钢(215N/mm2,厚度或直径≤16mm)。


  6.3.2结构承载力验算


  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原始设计与施工资料,采用PKPM软件对本次所检装质在线监测移动站房结构进行承载力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所检测水质在线监测移动站房结构构件承载力、挠度及长细比均满足要求;构件间连接节点承载力满足要求;主体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结构变形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7 检测结论与建议


  7.2 建议


  建议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受检水质在线监测移动站房进行检测与维护。


  8 主要技术依据


  (1)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


  (4)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


  (5)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8) 《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9)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50661-2011);


  (10) 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





  4 检测目的、范围和内容


  本次受检房屋位于,为一栋单层混合结构房屋,为了解该房屋结构是否安全,特委托上海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受检房屋结构进行危险性检测,并据此对房屋进行评级。


  检测内容如下:


  (1)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结构、装修、设备、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物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确定房屋完损等级。


  (2)房屋变形检测


  现场采用RTS112SR5L全站仪对房屋进行倾斜和相对不均匀沉降测量,检测房屋的倾斜和局部沉降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住房危险性等级评定


  在现场检测的基础上,对房屋损坏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按照《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中的评定方法对房屋危险性等级进行评定。


  5 房屋概况


  本次受检房屋位于,本次受检房屋为一栋单层混合结构,1~7/A~C轴区域由带壁柱纵墙、砖横墙和钢柱、钢架共同承重,7~17/A~C轴区域为砖横墙承重。该房屋东西向轴线长71.30m,南北向轴线长12.50m,建筑总面积为690.40m2,北檐高4.00m南檐高3.00m,室内外高差为0.22mm。该房屋共16个开间,开间主要为3.00m、5.00m、4.30m、6.00m,进深6.60~12.30mm。其中混凝土柱主要截面尺寸为350mm×400mm,钢柱主要截面尺寸为A220mm,钢架主要截面尺寸为2[160×47×15×2.0mm,该房屋屋面为单坡屋面,檩条为C型钢檩条,主要截面尺寸为C160×47×15×2.0mm@1300mm,檩条上方铺设岩棉防火板,据业主反映该房屋建于2009年,作为危险品仓库使用。该房屋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不详。房屋外立面现状详见附件1:照片1~4。


  6 检查及分析结果


  6.1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该批房屋地基基础资料不详。鉴于房屋正在使用中,出于安全考虑检测人员未对地基基础进行开挖。


  为明确受检房屋损伤状况,现场对受检房屋建筑结构进行了损伤检测。经检测,受检房屋主要承重混凝土柱和砖墙未见明显结构裂缝和变形。钢柱、钢架和檩条未见明显变形和锈蚀等外部损伤。主要的损伤为:部分内外墙墙面粉刷层渗水霉变,空鼓脱落、开裂,地坪开裂:屋面彩钢板局部变形。具体检测结果详见表6.1。



  6.2房屋整体倾斜检测


  为了解受检房屋目前倾斜情况,现场使用RTS112SR5L全站仪,参照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对受检房屋外墙棱线进行了现场倾斜测量,测量结果见表6.2。


  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整体倾斜无明显规律,最大倾斜率为向南倾斜4.58‰,部分倾斜率大于《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中规定的房屋整体倾斜限值10‰。(包含施工误差)


  6.3房屋相对高差检测


  现场采用RTS112SR5L全站仪,对该受检房屋选取设计处于同一水平面比较平整的屋檐口进行相对高差测量,高于基准点为正值,低于基准点为负值。详细测量结果见表6.3。


  7住房危险性评定


  依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的相关要求,按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三个层次对受检房屋进行评级。


  7.1 地基基础


  鉴于房屋正在使用中,出于安全考虑检测人员未对地基基础进行开挖,房屋整体倾斜与相对不均匀沉降测点数值均未超过规范限值。


  7.2 上部承重结构


  经过现场调查及检测,房屋各主体结构基本完好,连接节点无变形开裂等现象,部分墙面粉刷层渗水脱落、开裂。


  7.3 围护结构


  屋面彩钢板局部变形,无明显渗漏。照明设施、消防设施、门等围护构件基本完好,无变形、开裂、损坏情况。


  综上所述,《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定性分析,受检房屋等级可评定为B级。


  8 检测结论


  (1)受检房屋位于南通市港闸经济开发区通港路北侧,建于2009年。


  (2)经检测,受检房屋整体倾斜和相对高差各倾斜率均未超出规范限值。


  (3)经检测,受检房屋部分内外墙墙面粉刷层脱落、开裂和渗水霉变。地坪开裂,屋面彩钢板局部变形。


  (4)综上所述,依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定性分析,南通万德科技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房屋危险性等级可评定为B级,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9 主要技术依据


  (1)《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城住字(84)第678号);


  (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6)《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


  (7)《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


  (8)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



  4房屋建筑结构概况调查


  本次受检对象为房屋新建夹层,位于(2-6)~(2-7)/A~B轴区域,建于2015年。夹层设计单位均为上海海珠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不详。


   

 

  



  






  7.1.3验算结果


  本次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计算程序PKPM系列结构计算软件(V3.1版),对平台钢梁及轨道梁承载力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受检平台钢梁及轨道梁弹性挠度满足要求,强度应力比、稳定应力比及抗剪应力比均满足要求。


  7.2 综合分析


  ①计算情况分析:


  建模计算结果表明:平台梁及轨道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已加固后的钢梁承载力均满足计算要求。


  ②检测情况分析:


  1)平台的轴线布置、构件尺寸均与设计基本相符,部分钢梁存在加固情况。


  2)平台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框架柱与框架梁无明显变形,钢结构连接节点无明显裂缝,平台基础未见明显不均匀沉降现象,框架梁挠度、柱垂直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3)结构损坏主要表现为:钢构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锈蚀现象,少数钢构件锈蚀较为严重,部分设备滑道梁锈蚀明显,A5(5-2#)梁腹板、A10(10-2#)梁西侧挡板及滑道平台板锈蚀均极为严重,这主要与平台长期处于水蒸气中有关;上述损伤均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缮及加固处理。


  8结论及处理意见


  8.1结论


  综合钢梁承载力计算及现场检测分析,本次检测主要结论如下:


  (1) 受检平台位于,为钢结构,原设计单位为,约建成于2008年,目前正常使用,目前该区域(平台E-F/6-7轴部分梁)钢梁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


  (2)平台结构复核情况表明,平台的轴线布置、构件尺寸均与设计基本相符,部分钢梁均存在加固情况。


  (3)平台目前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平台上未发现明显堆载现象;两条A10轨道上行走重车(左右各4只车轮,共8只车轮),据委托方介绍,轨道上侧重车满载重量为1700kN,平均分配至各车轮,每只车轮最大荷载约为212.5kN。


  (4)框架柱与框架梁无明显变形,钢结构连接节点无明显裂缝,但钢构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锈蚀现象,部分设备滑道梁锈蚀明显,其中,A5(5-2#)梁腹板、A10(10-2#)梁西侧挡板及滑道平台板锈蚀均极为严重。


  (5)未发现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柱脚地坪开裂等现象。


  (6)柱垂直度、钢梁挠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7)经检测,被检测的钢构件材质均符合设计强度等级。


  (8)全熔透焊缝超声波探伤检测结果表明,受检焊缝均可判为合格。


  (9)经验算,在不改变房屋目前使用功能及使用荷载的前提下,平台梁及轨道梁承载力均满足计算要求。


  8.2建议


  (1)对A5(5-2#)梁腹板采取除锈并增焊钢板等加固处理措施;


  (2)对A10(10-2#)西侧挡板及滑道板进行更换,对滑道梁进行补强处理;


  (3)对KJ-6(6-1#、6-2#)、A8(8-1#)进行除锈并增焊钢板措施;


  (4)对A8(8-2#)梁与Z2(2-1#)柱连接处、Z2(2-1#)柱与KJ-1(1-1#)后加固区梁连接处进行补焊处理;


  (5)对Z2(2-1#)柱进行除锈加固处理。


  (6)对其他钢梁采取除锈措施,并刷涂防腐涂料;


  (7)建议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对受检平台钢梁进行定期外观质量检查,若发现钢梁在使用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并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9主要技术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5)《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7)《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2010);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9)《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GB/T 17394.1-2014);


  (10)《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GB/T 1172-1999);


  (11)《碳素结构钢》(GB 700-2006);


  (12)《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GB/T29712-2013);


  (13)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



  某房屋楼板专项检测报告


  4检测目的、范围和内容


  受检房屋位于,建于年,为独栋房屋,建筑面积约300.0m2,目前作为住宅使用。业主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楼板存在不规则裂缝。为了解该房屋楼板混凝土裂缝情况,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受检楼板混凝土强度检测;


  (2)受检楼板钢筋直径及间距检测;


  (3)受检裂缝宽度、长度及形态检测。


  5建筑、结构概况


  受检房屋位于,建于年,为独栋房屋。该房屋结构类型为砌体结构,无建筑、结构图纸,地上2层,无地下室,一层层高为3.50m,二层层高为3.40m,室内外高差为0.35m, 建筑高度为7.25m(室外地坪至檐口的高度),建筑面积约300.00m2。房屋建筑平面形式呈矩形,总轴网尺寸为12.0m×12.6m,房屋主要作为住宅使用。


  受检房屋为一栋二层砌体结构房屋,房屋开间主要为3.60mm和8.40m等,进深主要为4.50m和8.10m等,楼、屋面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板厚为100mm。承重墙体采用普通烧结砖和混合砂浆砌筑而成,厚度为240mm,该房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不详。


  6检测及验算结果


  6.1楼板结构材料强度检测


  现场按照《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384-2016)的规定对楼板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


  6.2闷顶层楼板钢筋直径及间距检测


  采用SW-180T钢筋探测仪对主要闷顶层混凝土板楼板的配筋数量和保护层厚度进行调查,个别楼板凿开混凝土保护层,采用0-150mm游标卡尺量测钢筋直径,测量结果详见表6.2。检测结果表明,闷顶层楼板配筋直径在10.08mm~10.12mm之间,南北向钢筋间距在225mm~230mm之间,东西向钢筋间距在210mm~220mm之间。


  6.3楼板裂缝检测


  主要楼板裂缝的调查。采用裂缝比对卡、钢卷尺对主要楼板裂缝的宽度、长度及形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6.3。


  检测结果表明,该房屋二层4~5/B~C轴、闷顶层2~3/D~F轴及4~5/B~C轴区域均存在贯穿裂缝,最大裂缝宽度为0.8mm,最大裂缝长度约为3.5m。


  7检测结论


  通过对受检房屋混凝土楼板的现场检测,得出如下结论:


  (1)楼板混凝土强度值见表6.1钻芯法检测房屋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表。


  (2)混凝土楼板钢筋直径及间距检测结果表明:闷顶层楼板配筋直径在10.08~10.12mm之间,南北向钢筋间距在225mm~230mm之间,东西向钢筋间距在210mm~220mm之间;


  (3)混凝土楼板裂缝宽度、长度及形态检测结果表明:该房屋二层4~5/B~C轴、闷顶层2~3/D~F轴及4~5/B~C轴区域均存在贯穿裂缝,最大裂缝宽度为0.8mm,最大裂缝长度约为3.5m。


  8检测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384-2016)。


  9判定标准


  (1)《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某高铁线周边环境敏感点噪声监测报告


  4监测目的


  本次噪声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噪声进行监测,模拟经过该小区时产生的噪声,判断经过路段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噪声是否满足相关要求,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监测内容及频次


  经现场踏勘,对高铁线周边环境敏感点噪声在高铁经过时段和未经过时段状态下分别进行监测。


  6现场监测工况记录


  高铁线在监测时段“和谐号”“复兴号”正常运行行驶经过路段,满足检测工况要求。


  7监测方法及内容


  7.1监测方法


  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附录B及《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进行监测。


  因高铁线正在建设中,还未投入运营,经现场协商,通过模拟监测周边环境敏感点噪声,来推定赣深高铁线(卓越皇后道名苑小区经过路段)周边环境敏感点噪声。该经过路段总长度约200m,每隔20m布置一个噪声敏感监测点,监测点距赣深高铁线的距离在32.9m~45.3m之间。由于**高铁线与**高铁线在小区经过路段平均相距30m,现场实测监测点位从**高铁线等距离平移至广深高铁线。


  7.2检测依据


  (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


  7.3质量控制措施


  现场监测仪器在监测前后均经过校准,噪声统计现场校准结果见表7.2。


  7.4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2019年6月13日,分昼、夜监测连续等效A声级。


  8监测结果


  9监测结果及建议


  9.1 监测结果


  2019年6月13日,技术人员按照国家规定技术规范规定对**高铁线周边环境敏感点噪声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显示,**高铁线周边环境除C10#监测点昼间噪声值符合《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5-1990)标准限值要求外,其它监测点噪声值均超过《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5-1990)标准限值要求。在同等工况下,可以推定模拟的**高铁线(周边环境除个别点昼间噪声值符合《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5-1990)标准限值要求外,其它监测点噪声值均超过《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5-1990)标准限值要求。


  9.2 建议


  由于模拟的**高铁线周边环境敏感点大部分噪声值超过规范限值,若**高铁线及**高铁线双线运行时,周边环境敏感点噪声会增加,建议业主单位咨询有资质的环境保护公司或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有效可行的隔音降噪方案,并按照方案实施,降低高铁列车行车经过时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陕西某有限公司楼板及地面振动测试报告


  4 检测目的、范围和内容


  **有限公司位于,为一栋三层框架结构厂房,由于一层~三层生产设备工作时,在三楼办公室明显的振动现象。为了解该振源所在位置及振源对一层地面放置精密仪器区域是否产生影响,有限公司委托对该厂房楼板及地面进行振动测试。


  5 建筑物概况


  **公司E5号厂房位,为一栋三层框架结构房屋。该厂房平面呈矩形,作为生产车间及办公楼使用。总轴网尺寸为99.0m×54.0m,总建筑面积约为13000.00m2,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均不详。


  6 检测依据


  (1)《建筑工程允许振动标准》(GB 50868-2013);


  (2)《机械振动与冲击建筑物的振动振动测量及其对建筑物影响的评价指南》(GB/T 14124-2009/ISO 4866:1990);


  7 判定依据


  (1)《场地微振动测量技术规程》(CECS 74:95);


  (2)《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2-2008);


  (3)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和检测要求。


  8 仪器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以下仪器均经过国家法定的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内。


  8.1高灵敏度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KD1100LC的性能指标如下:


  性能指标如下:


  灵敏度:50V/g


  量程:±0.1g


  频率范围:0.05-1000Hz


  分辨率:0.0004gal


  8.2采用SVSA数据采集仪,其性能指标如下:


  16通道输入;


  高达2000 Hz 的采样频率;


  16bit 高精度A/D 转换;


  96dB 的动态范围;


  大容量数据储存,仅受微机硬盘限制。


  9 测试方法


  我司于2019年6月1日对该厂房的二层、三层楼板及一层地面进行了振动测试,主要内容包括:


  (1)在厂房环境激励下,对二层、三层楼板及一层地面的振动测试点X、Y、Z三个方向进行振动测试,以分析其自振频率。


  (2)在二楼铣车设备引起的强迫振动下,对三层楼板及一层地面的振动测试点进行X、Y、Z三个方向振动测试,以得到其加速度响应的最大值。


  现场测点布置在厂房二层、三层楼板及一层地面,在上述三个区域均进行振动测试,每个测点进行东西向(X)、南北向(Y)及铅垂向(Z)加速度数据采集,测点布置见图9.1。三层楼板在振感较为明显的办公室中布置C2#测点,二层楼板在三层测点的相应位置处布置C1#测点,一层地面根据委托方要求在放置精密仪器的两个位置分别布置C3#和C4#测点,总计四个测点。


  本次测试共包括4个测点,每个测点均测试X、Y、Z三向的加速度响应及其自振频率。


  10测试数据及分析


  10.1 楼板及地面的自振特性分析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信息,依据现行的规范规程,对环境振动下的加速度时程数据经过基线修正,与0.5Hz低频滤波、500Hz高频滤波修正后,做出其Fast Fourier频谱图,4个测点三向时程曲线图及频谱图如图10.1~10.4所示。


  各测点时程曲线及频谱图表明,二层楼板测点C1#的水平面内X向及Y向的一阶和二阶自振频率分别为24.61 Hz和25.10Hz,竖向Z向的一阶自振频率为12.11Hz,二阶自振频率为24.02Hz。三层楼板测点C2#水平面内X向及Y向的一阶自振频率为19.63 Hz,二阶自振频率为24.22 Hz;竖向Z向的一阶和二阶自振频率分别为24.61 Hz和25 Hz。一层地面测点C3#水平面内X向及Y向自振频率均为32.62 Hz,竖向Z向的一阶自振频率为8.98 Hz,二阶自振频率为25.10 Hz。一层地面测点C4#水平面内X向及Y向的一阶自振频率均为40.63 Hz,二阶自振频率为48.93 Hz;竖向Z向的一阶自振频率为7.32 Hz,二阶自振频率为8.79 Hz。


  10.2强迫振动时域及频域分析


  引起三层办公室楼板振动的可疑振源为二层相应位置的铣车设备。首先在二层测点C1#处进行了振动测试。测试时,可明显感觉到:当测点边上的一台铣车设备工作时,振动显著增强。此时,测点C1#的加速度时程及其频谱图如图10.5所示。


  测试结果表明,测点C1#水平面内X向及Y向的加速度幅值均为17.22 cm/s2,竖向Z向的加速度幅值为17.79 cm/s2。X、Y、Z三向强迫振动的频谱图中均有37.30Hz这一频率。因此,可判断铣车设备引起激励频率为37.30 Hz。而且铣车设备刚启动时,有明显冲击波的作用特征。


  在三层办公室布置测点C2#,通过对讲机实时得知二层铣车设备的工作状况。由人体振感和加速度时程曲线可知,三层楼板的振动与二层铣车的工作有同步性,此时,测点C1#的加速度时程及其频谱图如图10.6所示。


  测试结果表明,测点C2#的水平面内X向及Y向的加速度幅值均为2.33 cm/s2,竖向Z向的加速度幅值为3.99 cm/s2。X、Y、Z三向强迫振动的频谱图中均有32.52 Hz这一频率,与二层测得的铣车设备引起激励频率很接近。因此,从时程和频域的角度分析,三层楼板的振动是由二层铣车设备引起的。


  在一层地面放置精密设备的两个区域,分别布置测点C3#和测点C4#,测试其三向振动,分别见下列图10.7和图10.8所示。


  11、检测结论


  本次振动测试与评估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四个测点的三向自振频率测试,得到各测点位置处楼板及地面的自振频率。由铣车设备工作频率可知,正常工作情况下,强迫振动频率与自振频率差异较大,引起楼板共振的可能性较小。


  (2)根据四个测点的三向加速度时程测试,可知引起三层楼板振动的主要原因是二层相应位置处铣车设备工作振动引起的。且铣车设备在每次开始工作时,均有明显的冲击特性。


  (3)二层铣车设备的工作振动对一层地面两个测点的影响较小。



----------------------------------------------------------------------------------------------



  某公司钢结构安全性检测报告




联系我们更多
陕西钧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百寰国际1栋1905室
联系人:武彤
电话:1502113584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