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陕西钧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公司动态 > 子长县烟囱安全性检测鉴定单位

公司动态

子长县烟囱安全性检测鉴定单位

关键词:

钢结构质量检测广告牌检测幕墙检测

2019/12/24

子长县烟囱安全性检测鉴定单位

  郭经理:18792942354(同微信号) 


直接点击上面号码拨打 


我们承接全国所有地区检测鉴定\加固设计\加固施工等业务 


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从事房屋检测、结构监测、工程检测和评估鉴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上海钧测拥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以权威的专家团队,的检测设备和前沿的核心技术,为机构、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 


业务范围: 


房屋质量检测、房屋抗震鉴定、厂房检测鉴定、工业建筑检测鉴定、玻璃幕墙检测、桥梁检测、工程检测、监测钢结构工程检测、焊接工艺评定、产品失效分析、





 


 (2)房屋倾斜检测


  现场采用TCR1202+R400全站仪对房屋整体变形进行倾斜测量,检测房屋倾斜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完损等级评定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对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该房屋进行鉴定评级。


  6 检查及分析结果


  6.1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为了解受检房屋完损状况,现场对幼儿园房屋进行了完损状况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幼儿园房屋主体结构整体性良好,各结构构件及连接节点基本完好。具体完损状况检测结果见表6.1。


  6.2 房屋倾斜检测


  为了解房屋目前倾斜情况,现场使用TCR1202+R400全站仪,参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对受检房屋进行了倾斜测量,测量结果见表6.2。


  测量结果表明,受检房屋最大倾斜率为1.43‰,各测点倾斜率均小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房屋整体倾斜限值4‰的要求(注:测量结果包含施工误差)。


  6.3 房屋完损等级评定


  根据《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城住字(84)第678号)对房屋的结构、装修和设备完损状况进行评定,具体评定结果见表6.3。


  7 检测结论及建议


  7.1 检测结论


    (1)经检测,受检房屋位于小区内,为一幢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主要作为幼儿园使用,建造于2012年。


  (2)经检测,受检房屋整体倾斜率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值。


  (3)经检测,受检房屋主体结构整体性良好,各结构构件及连接节点基本完好。


  (4)根据《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城住字(84)第678号),评定房屋为基本完好房。


  7.2 处理建议


  建议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对受检房屋进行定期外观质量及变形监测。若发现原结构使用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并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8 主要技术依据


  (1)《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城住字(84)第678号);


  (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7)委托方提供的其他资料等。




-------------------------------------------------------------------------------------------------------------------




  4.1 检测目的


  受检房屋于2015年7月建成,房屋主体为地上六层,地下两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建筑平面形状不规则,总建筑面积约10.039万m2,建筑高度为34.250m,具体房屋概况见表4.1。据委托方介绍,该房屋屋面投入使用后多次出现渗水现象,虽经过多次修缮,渗水问题仍未有效解决。鉴于此,特委托对该房屋屋面的渗水情况进行专项检测,并为后续修缮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4.3 检测内容:


  (1)对受检房屋建筑、结构形式进行调查;


  (2)对受检房屋修缮情况进行调查考证;


  (3)对受检房屋屋面完损情况进行检测;


  (4)对受检房屋屋面构造施工质量进行检测;


  (5)对受检房屋屋面局部渗水点检测;


  (6)针对受检屋面分析渗水情况并提出修复建议;


  (7)编制房屋屋面渗水专项检测报告。


  5 工程概况


  5.1建筑、结构概况


  受检房屋位于,根据委托方提供的部分图纸资料,该房屋主体为地上六层,地下两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建筑平面形状不规则,总建筑面积约10.039万m2,建筑东西向总长约100.702m,南北向总长约195.300m。房屋建筑高度为34.250m,地上一层层高为5.500m,二层~六层层高均为5.100m,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建筑找坡。该房屋原设计作为娱乐建筑使用,目前主要作为商业用途,相关外立面见附录1照片。受检房屋总平面布置见图5.1。


  5.2屋面防水原设计做法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图纸资料(工程编号:SJ1105-082),该工程房屋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其中上人屋面/屋顶及平台从上至下原设计防水做法如下(详见图5.3):


  1、40mm厚C25防水混凝土整筑层,内配A6@150双向钢筋随捣随砌地砖,按纵横间距<6m设置分格缝,缝中钢筋必须切断,缝宽20mm,与女儿墙之间留缝30mm,缝内嵌填聚氨酯密封膏;


  2、干铺一层无纺聚酯纤维布隔离层;


  3、125mm厚泡沫玻璃保温层(耐火等级不低于A级),天沟处设混凝土堵头泄水孔,与女儿墙之间留缝30mm,缝内嵌填聚氨酯密封膏;


  4、1.5mm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1.5mm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5、25mm厚C25细石混凝土找平层,6m×6m设置分格缝,缝宽10mm,缝深度同找平层厚度,缝内嵌填聚氨酯密封膏;


  6、容重不大于500kg/m2的泡沫混凝土找坡层,最薄处40mm厚,3%坡度找坡;


  7、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随捣随光,闭水检验)。


  备注: 1、女儿墙檐口、檐沟处泛水层均高于建筑面层250mm;


  2、屋面找平层上保温层下应设隔汽层;


  3、设备基础的防水构造见图集99(03)J201-1页48;(见附录2)


  4、倒置式女儿墙根部套用详图:12J201 B6⑥;(见附录2)


  5、倒置式排水天沟,需预制混凝土堵头,堵头设泄水孔,套用图集12J201 B5;(见附录2)


  6、防水层施工前,其下找坡层应保持干燥,达到施工技术规程的要求。


  5.3屋面排水原设计做法


  1、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见图5.4),屋面坡度为3%,屋面退台处按设计做好排水管衔接堵塞;


  2、该工程雨水排放采用虹吸排水。雨水管采用Φ100无缝钢管,雨水管应直通,以保证排水通畅。


  经现场检查结果表明,房屋屋面渗水主要集中在采光顶周边。五层采光顶周边多处装饰面板存在渗水霉变现象且局部装饰部分已经严重腐蚀脱落;五层屋面防水混凝土整筑层开裂现象较严重,多处存在修补痕迹,且部分屋面天沟堵塞,局部虹吸口管径与设计不相符,较原设计小。


  6.2屋面构造做法复核检测


  为了解该房屋屋面构造做法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现场通过钻芯取样核实。本次检测结果表明,屋面构造做法与设计图纸基本相符,但各构造面层的实测值与设计值存在一定的偏差,防水混凝土实测厚度基本在30mm-50mm之间,设计值40mm;泡沫玻璃保温层实测厚度基本在110mm-130mm之间,设计值125mm,且中间基本夹杂部分水泥浆;细石混凝土层实测厚度基本在30mm-40mm之间,设计值25mm;其余基本与原设计相符,芯样与芯孔深度比对结果见表6.2,屋体实测做法见表6.3,具体芯样照片见附录1。


  6.3渗水点开凿抽样检测


  为了查明渗水情况,选取3处采光顶附近严重的渗水点(10-11/ F-G轴区域、12-13/ F-G轴区域和17-18/ F-G轴区域)和1儿墙附近屋面(9-10/(1/H)-(2/H)轴区域)进行开凿检测,查看屋面的防水做法,以上4处开凿情况分别见图6.1~6.4,具体现场检测过程中照片见附录1。



 







某房屋火灾后安全性检测报告


  4 车间建筑、结构概况


  本次受检车间为一栋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房屋,建造于。该车间平面呈矩形,东西向长为99.00m,南北向跨度为26.00m,建筑面积约为2702.83m2,室内外高差约为0.15m,檐口高度约为12.60m。受检车间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尺寸主要为400mm×700mm,该车间在标高6.50m及9.50m处均设有连系梁,截面尺寸主要为250mm×500mm,在标高7.95m处设有T型吊车梁,吊车梁的截面尺寸为T900mm×500mm×180mm×100mm。车间屋面采用马鞍板构件搭设,目前受灾严重区域马鞍板构件已经拆除,墙体为烧结普通砖和混合砂浆砌筑,墙体厚度为240mm,其中车间在11轴处设有变形缝。受检车间建筑图纸具备齐全,结构图纸缺失。车间外貌现状见附件1检测照片1~照片2,内景现状见附件1检测照片3~照片4,车间结构平面图详见附件2检测附图1。


  5 检测的目的、范围和内容


  5.1 检测目的


  受检车间位于,建造于。该车间于2019年1月14日0时19分左右发生火灾,导致该车间主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层剥落,表面疏松变色,屋面局部马鞍板坍塌,墙面粉刷层大面积脱落,表层砂浆疏松,车间内部设施基本烧毁。


  5.3 检测内容


  (1)调查火灾过程、燃烧范围、过火面积,通过现场残存材料的状态分析判断火灾现场的温度;


  (2)过火后结构损伤情况调查,调查混凝土表面色泽、锤击反应、混凝土剥落、露筋、表层混凝土疏松情况;


  (3)车间受检区域主体结构变形检测;


  (4)采用钻芯法抽样检测灾区混凝土强度;


  (5)对车间主体结构构件及围护结构进行初步鉴定评级,提交火灾损伤检测报告。


  6 火灾过程、燃烧范围、燃烧物、残存物调查


  6.2 燃烧物、残存物


  根据调查,车间的可燃物主要为化学原材料。火灾发生后,车间内的主体结构构件混凝土剥落,表面疏松变色,墙面粉刷层大面积脱落,表层砂浆疏松,屋面局部马鞍板坍塌,设备,原材料、工装模具、酸洗设备基本烧毁,受火灾影响较大,13-19/A-D轴区域为重灾区,9-13/A-D轴区域为轻灾区,其余轴区域未过火。


  7 现场检测情况


  7.1 车间损伤检测


  火灾的主要影响范围为生产车间9~19/A~D轴区域,其中13-19/A-D轴区域为重灾区,9-13/A-D轴区域为轻灾区。现场主要对9-19/A-D轴区域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外观颜色、裂缝、锤击反应、混凝土剥落和露筋及墙体外观颜色、裂缝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测。经技术人员现场调查: 车间重灾区构件表面基本被黑色覆盖,钢筋混凝土构件部分呈浅灰色,局部浅黄,并伴有裂缝,锤击声音柱局部较闷,其余较响,梁部分较闷,其余较响,吊车梁局部发闷,其余较响,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填充墙伴有大量破损,面层大面积脱落,表层砂浆疏松等现场。车间轻灾区构件表面大部分被黑色覆盖,钢筋混凝土构件11~13/A~D轴并伴有裂缝,锤击声音柱部分较闷,其余较闷,梁局部较闷,部分较响,其余响亮,吊车梁局部发闷,其余响亮,局部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其中11/D轴柱伴有局部露筋等现场,填充墙面层轻微脱落等。车7.2 车间倾斜与沉降检测


  为明确受检车间目前实际倾斜情况,现场采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对车间受检区域柱构件垂直度进行测量,


  上述测量结果表明,车间混凝土柱构件南北向最大侧向位移为向南18mm,部分测点侧向位移基本均超出《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表7.3.9规范限值≤H/1250。(注:柱构件垂直度测量包含施工误差)。


  7.3 车间相高差检测


  根据实际情况,本次检测采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车间选取设计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牛腿进行相对高差检测,高于基准点为正值,低于基准点为负值。测量结果表明,房屋局部最大相对倾斜率为3.50‰,个别测点超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3‰(测量结果包含施工误差)。


  7.4 车间混凝土强度检测


  按照《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在受检车间主体结构上采用钻芯法取样,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车间重灾区混凝土梁强度28.4MPa~28.6MPa,平均值为28.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5;混凝土吊车梁强度33.1MPa~45.4MPa,平均值为39.9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30;混凝土柱强度24.9MPa~42.7MPa,平均值为32.7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5。车间轻灾区混凝土梁检测强度为25.2MPa;混凝土吊车梁检测强度41.1MPa;混凝土柱强度28.6MPa~33.0MPa,平均值为30.8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5。


  8 火灾后损伤分析评估


  8.1 火场温度分析


  重灾区混凝土柱表面基本被黑色覆盖,部分浅灰,局部呈浅黄色,混凝土严重脱落,锤击声音较闷,贯穿裂缝,表层酥松,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判定重灾区的最高温度约为>800℃;轻灾区局部混凝土柱呈浅灰,局部脱落、开裂,锤击较闷且混凝土粉碎和塌落,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判定轻灾区的最高温度约为300℃~500℃。


  8.2 火灾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分析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及有关资料:在高温下及冷却后,混凝土的强度总体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温度越高,混凝土强度降低越严重。现场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锤击或取芯时,受检区域部分构件面层发生剥落、酥松等现象。混凝土强度测试表明,车间混凝土构件强度推定度等级重灾区混凝土柱为C25,混凝土梁为C25,混凝土吊车梁为C30,轻灾区为混凝土柱检测强度为25.2MPa,混凝土梁检测强度为41.1MPa,混凝土吊车梁为C40;其中未过火构件19/A轴柱下部强度为42.7MPa,11~12/D轴吊车梁检测强度为41.1MPa,受灾区混凝土检测推定强度均小于未过火构件混凝土检测强度。


  8.3 构件鉴定评级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依据构件烧灼损伤、变形、开裂,火灾后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可分为4类(火灾后结构构件损伤状态不评Ⅰ级):


  状态Ⅱa——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状态Ⅱb——轻度烧灼,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外观修复措施。


  状态Ⅲ——中度烧灼,尚未破坏,显著影响结构材料或结构性能,明显变形或开裂,对结构安全性或正常使用性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


  状态Ⅳ——破坏,火灾中或火灾后结构倒塌或构件塌落;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或开裂损坏,结构承载能力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危及结构安全,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支护、彻底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根据受检区域混凝土构件表面的颜色、锤击反应、剥落情况、火灾后的混凝土强度及承重墙体表面颜色、裂缝对构件进行鉴定评级。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本次受检车间为一栋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房屋,该车间平面呈矩形,东西向长为99.00m,南北向跨度为26.00m,建筑面积约为2702.83m2。该车间主要作为钢材进行酸洗作业车间使用。通过对车间9~19/A~D轴区域各构件的检测,得出以下结论:


  (2)检测结果表明,车间重灾区构件表面基本被黑色覆盖,钢筋混凝土构件部分呈浅灰色,局部浅黄,并伴有裂缝,锤击声音柱局部较闷,其余较响,梁部分较闷,其余较响,吊车梁局部发闷,其余较响,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填充墙伴有大量破损,面层大面积脱落,表层砂浆疏松等现场。车间轻灾区构件表面大部分被黑色覆盖,钢筋混凝土构件11~13/A~D轴并伴有裂缝,锤击声音柱部分较闷,其余较闷,梁局部较闷,部分较响,其余响亮,吊车梁局部发闷,其余响亮,局部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其中11/D轴柱伴有局部露筋等现场,填充墙面层轻微脱落等;


  (3)测量结果表明,车间局部最大相对倾斜率为3.50‰,个别测点超出相关规范要求;


  (4)测量结果表明,车间受检区域混凝土柱构件南北向最大侧向位移为向北18mm,部分测点侧向位移基本均超出相关规范要求;


  (5)钻芯法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车间重灾区混凝土梁强度等级推定为C25,混凝土吊车梁强度等级推定为C30,混凝土柱强度等级推定为C25;车间轻








  某公司火灾后损伤状况检测报告


  4 厂房建筑、结构概况


  本次受检厂房为一栋五层房屋,其中一至四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五层为砖混结构,建造于2011年。该厂房平面呈矩形,东西向长为42.00m,南北向宽为28.00m,建筑面积约为4704.00m2,室内外高差约为0.15m,檐口高度约为20.00m。受检厂房的设计单位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均不详,该厂房火灾前主要作为办公、生产、储备场所使用。


  受检厂房一至四层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框架结构,五层为砖混结构。厂房东西方向共6列柱,柱距均为7.00m,南北方向共4跨,跨度均为7.00m;厂房框架柱截面尺寸主要为500mm×500mm,框架梁截面尺寸主要为240mm×600mm与240mm×670mm;房屋楼屋面板均为现浇混凝土板,板厚为120mm;房屋填充墙与承重墙均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混合砂浆砌筑,墙体厚度为240mm。厂房主体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均为C30;目前受灾严重区域部分填充墙构件已经拆除,受检厂房结构图纸部分缺失,暂无建筑图纸。


  5 检测的目的、范围和内容


  5.1 检测目的


  受检厂房位于,建造于年。该厂房发生火灾,导致该厂房二层和三层部分结构构件混凝土剥落,表面疏松变色,局部构件大面积裸露钢筋,墙面粉刷层大面积开裂,脱落,表层砂浆疏松,厂房内部设施基本烧毁。为了解该厂房灾后受损情况,特委托对厂房进行火灾后检测,为后续厂房处置提供技术依据。


  5.3 检测内容


  (1)调查火灾过程、燃烧范围、过火面积,通过现场残存材料的状态分析判断火灾现场的温度;


  (2)过火后结构损伤情况调查,调查混凝土表面色泽、锤击反应、混凝土剥落、露筋、表层混凝土疏松情况;


  (3)受检厂房结构变形检测;


  (4)采用钻芯法抽样检测灾区混凝土强度;


  (5)对受检厂房结构进行初步鉴定评级,提交火灾损伤检测报告。


  6 火灾过程、燃烧范围、燃烧物、残存物调查


  6.1 火灾过程、燃烧范围调查


  火灾持续时间约为2个小时,起火部位处于厂房二层2~3/C~D轴区域,起火原因为含苯成分可燃气体触遇火源爆燃。根据现场调查,火灾导致了该厂房受灾区结构构件混凝土剥落,表面疏松变色,局部构件大面积裸露受力钢筋,墙面粉刷层大面积开裂,脱落,表层砂浆疏松,厂房内部设施基本烧毁等;厂房的主要过火面积约1760.00m2,其中重灾区为二层1~4/A~E轴(不包括楼梯间)以及三层1~4/A~E轴(不包括楼梯间),轻灾区为二层4~7/A~E(包括2~3层楼梯间及1层与4层楼梯间及电梯井)轴,其余部位为未过火区。分区图详见图6.1~6.5。


  6.2 燃烧物、残存物


  根据调查,厂房的可燃物主要为砂纸原材料,纸盒产品等。火灾发生后,该厂房受灾区结构构件混凝土剥落,表面疏松变色,局部构件大面积裸露受力钢筋,墙面粉刷层大面积开裂,脱落,表层砂浆疏松,厂房内部设施基本烧毁,其中重灾区为二层1~4/A~E轴(不包括楼梯间)以及三层1~4/A~E轴(不包括楼梯间),轻灾区为二层4~7/A~E(包括2~3层楼梯间及1层与4层楼梯间及电梯井)轴,其余部位为未过火区。根据本次现场调查及检测,厂房一层及二层已初步清理,现场残存物情况见表6.1。


  7 现场检测情况


  7.1 厂房损伤检测


  火灾的主要影响范围为,其中重灾区为二层1~4/A~E轴(不包括楼梯间)以及三层1~4/A~E轴(不包括楼梯间),轻灾区为二层4~7/A~E轴(包括2~3层楼梯间及1层与4层楼梯间及电梯井),其余部位为未过火区。现场主要对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外观颜色、裂缝、锤击反应、混凝土剥落和露筋及墙体外观颜色、裂缝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测。经技术人员现场调查:厂房重灾区构件表面大部分被熏黑,钢筋混凝土构件部分呈浅灰色,局部浅黄,并伴有裂缝,主体构件锤击声音局部较闷,部分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填充墙伴有大量破损,面层大面积脱落起皮,表层砂浆疏松,塑料板隔墙基本烧毁变形,局部烧光等。厂房轻灾区构件表面部分被熏黑,钢筋混凝土构件粉刷层伴有开裂,主体构件锤击声音基本较响,局部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填充墙面层轻微脱落,塑料板隔墙局部现场拆除,其余基本完好等。厂区未过火区粉刷层起皮,局部脱落,墙体具有贯通裂缝,混凝土表面局部被熏黑,其余基本未变色,基本设施基本良好。


  7.2 厂房倾斜与沉降检测


  为明确受检厂房目前实际倾斜情况,现场采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对受检厂房整体倾斜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厂房整体倾斜无明显规律,东西向最大倾斜率为向西倾斜3.87‰,南北向最大倾斜率为向南倾斜5.90‰,部分测点侧向位移超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规定的房屋整体倾斜4.0‰的限值


  7.3 厂房相高差检测


  根据实际情况,本次检测采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厂房选取设计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牛腿进行相对高差检测,高于基准点为正值,低于基准点为负值。测量结果表明,房屋局部最大相对倾斜率为3.66‰,个别测点超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3‰·


  7.4 厂房混凝土强度检测


  按照《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在受检厂房主体结构上采用钻芯法取样,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厂房重灾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21.3MPa~42.0MPa之间,平均值为34.1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0;厂房轻灾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29.3MPa~43.1MPa之间,平均值为37.9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5;厂房未过火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34.0MPa~41.3MPa之间,平均值为37.7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30。检测结果见表7.4。


  8 火灾后损伤分析评估


  8.1 火场温度分析


  重灾区混凝土构件表面基本呈浅灰色,局部呈浅黄色,锤击声音较闷,混凝土粉碎和塌落,面层并伴有贯穿裂缝,表层酥松,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判定重灾区的最高温度约为>800℃;轻灾区局部混凝土柱呈浅灰,略显粉红,局部脱落、开裂,锤击较响,且留下较明显的痕迹,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判定轻灾区的最高温度约为300℃~500℃。


  8.2 火灾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分析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及有关资料:在高温下及冷却后,混凝土的强度总体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温度越高,混凝土强度降低越严重。现场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锤击或取芯时,受检厂房部分构件面层发生剥落、酥松等现象。测试结果表明,厂房重灾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21.3MPa~42.0MPa之间,平均值为34.1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0;厂房轻灾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29.3MPa~43.1MPa之间,平均值为37.9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5;厂房未过火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34.0MPa~41.3MPa之间,平均值为37.7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30,受灾区域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值。受灾区混凝土检测推定强度均小于未过火区混凝土检测强度及混凝土设计强度。


  8.3 构件鉴定评级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依据构件烧灼损伤、变形、开裂,火灾后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可分为4类(火灾后结构构件损伤状态不评Ⅰ级):


  状态Ⅱa——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状态Ⅱb——轻度烧灼,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外观修复措施。


  状态Ⅲ——中度烧灼,尚未破坏,显著影响结构材料或结构性能,明显变形或开裂,对结构安全性或正常使用性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


  状态Ⅳ——破坏,火灾中或火灾后结构倒塌或构件塌落;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或开裂损坏,结构承载能力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危及结构安全,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支护、彻底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根据受检区域混凝土构件表面的颜色、锤击反应、剥落情况、火灾后的混凝土强度及承重墙体表面颜色、裂缝对构件进行鉴定评级。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联系我们更多
陕西钧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百寰国际1栋1905室
联系人:武彤
电话:1502113584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